課程概說

桃園地景藝術節自2013年開始,以無圍牆美術館突破藝術藩籬,增加了民眾與藝術的親近與互動。2022年適逢在敝校周邊舉辦,學生藉機更能親近藝術。課程以此為發想,藉由引導學生觀察走讀校園環境,尋覓校園中美好的一景,進而集思廣益,思考如何將科別或學校的特色意象,搭配合宜的創作素材,將在地人文特色融入立體創作概念,提出校園景框打卡點設計方案。敝校校園腹地寬廣,綠意盎然,不同季節順應著春耕秋收冬藏,校園中的農田呈現著豐富的樣貌,是外人稱道的都市綠洲。除了自然美景,專業類群也擁有各自的科館,各科具有多元的樣貌。此課程鼓勵每日在校園裡活動的學子們,擴大發現美的眼光,學習設計思考流程,觀察比較現存校園公共藝術的功能與美感後,能提出自己的設計觀點,運用立體模型手法,並結合數位工具,將藝術創作融合校園景物,透過各組發表提案,讓師生參與票選,觸發更多教職員生感受校園獨樹一格的美感,也期許學生的美感提案有機會能真實實現在校園中,讓美感成為日常的風景。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從生活、物件或環境中觀察的對象,請列舉一至三點)
  1. 觀察校園的公共藝術作品
  2. 觀察校園的人文或自然景物之美
  • 美感技術(課程中學生學習的美術設計工具或技法,請列舉一至三點)
  1. 學習攝影構圖
  2. 學習立體模型的創作媒材與技法
  3. 學習影像合成技術
  • 美感概念(課程中引導學生認識的藝術、美學或設計概念,請列舉一至三點)
  1. 認識公共藝術與地景藝術
  2. 學習設計思考流程
  • 其他美感目標(融入重大議題或配合校本、跨域、學校活動等,可依需要列舉)
  1. 校園的景觀規劃提案

教師課後省思

此單元的設定即是希望學生能關注每日活動的校園,發現校園的特色美感,期許學生的創作素材可以與學校特色結合,因此鼓勵學生在校園中尋找與蒐集創作材料。學生的創作素材很多元,取之於校園中的,以自然物如:落葉、樹枝、果實、花朵……,或是人造物如:回收椅腳木頭、紙箱、塑膠水管、電線、寶特瓶……等等,也有學生運用較易操作的黏土、冰棒棍或竹筷來進行,在接合與構成立體造型時,因應不同的創作材料,如木頭與塑膠管皆需要手工裁切,接合的難度也不同,因此學生處理創作素料的時間差異頗大,在有限的時間下,由於學生的積極度不同,作品的完整度也有所差異。加上學生首次嘗試立體構造製作,較缺乏經驗,在過程中不斷嘗試與修正是常態,也是設計思考的流程。未來可先加上造型練習的操作單元,再來製作立體景框,成品或許更有空間層次與造型美感。由於是安排4-5人小組合作,共同來完成景框設計提案,考驗著同學間的溝通協調與分工規畫能力,高二的學生較有經驗,合作上較為融洽。高一的學生較會遇到分工不均需要磨合的情況,教師可在評分配比時說明清楚,依據分工職掌,給與合宜的差異性評量,減少同學間的怨懟。當然對於合作默契好的小組,在此單元中更能增進團隊的情誼,並發揮1+1大於2的合作成效。學生對於景框打卡主題的發想,具創意又多元,有的展現科別的特色,有的表達師生情誼的主題,也有對校園人文史地的關注,此單元讓學生們有發聲的機會,相信也增進了對學校的情感連結,在生活中落實美感素養。受限於此學期課堂時間有限,之後有機會可進行班際間的作品欣賞與交流,規劃全校師生票選活動,可增進師生對校園景觀與特色規劃的認同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