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幾何-構成之美 | 美感教育

自然與幾何-構成之美

課程資訊
  • 學校:南投縣立集集國民中學
  • 教師:陳惠珊
  • 課堂:視覺藝術課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設計以「 質感 」為教學核心, 從安妮新聞報第二期第 2 版「植物方舟」 認識國內
外種子庫及因應氣候變遷保種的重要性,透過蒐集校園及在地植物種子的過程中觀察,並發
現自然之美,了解在地的植物多樣性。 從第 4 版海克爾出版的《自然的藝術形態》插圖了解
對稱之美將自然的造型簡化為幾何圖形 。

學生 運用不同質感的纖維進行線畫創作,用線取代筆,打破二維向度的藩籬,透過線材
的 粗細、色彩、質感 等呈現 有秩序的構成之美。設計對稱的幾何造型,以種子的意象為基
礎,在德國水性牛皮紙口罩夾上進行 美感 的構成 搭配, 不僅能 因應目前新冠肺炎 的功能性 需
求 能 隨身 輕易收納口罩 最重要的是能 實際將美感設計運用在生活中 。

本單元與國文領域合作 以校園種子為題發展詩的創作 拍攝校園中符合詩的意象一
景 結合手機軟體編輯圖文 從尋找素材中觀察種子 透過文字與圖像設計 從具體到抽象
思維的探索 讓美的體驗多元化且在地化 。

課程目標

 美感觀察(從生活、物件或環境中觀察的對象,請列舉一至三點)
1. 認識 自然之美 觀察並 探索 種子的造型及質感 。
2. 發現人工之美 測量並記錄現成物的比例與空間關係 。
2. 了解對稱之美 簡化並分析幾何的原理與構成 。
 美感技術(課程中學生學習的美術設計工具或技法,請列舉一至三點)
1. 採集校園 種子,使用工具改變種子的質感 。
2. 透過學習單 練習基礎線畫及進階線畫的構成原理 。
3. 利用尺規設計對稱的線畫造型 ,搭配 不同質感的 「 植物性 」 與 「 動物性 」 纖維 透過線
材穿透 性 與空間層疊配置 ,體驗 構成 的概念。
 美感概 念
1. 透過 不同種子 的 展示 ,結合色彩、比例、質感等概念,除了 讓學生了解植物的多樣性
能透過五感觀察自然的不同面貌 。
2. 測量校園人工物的尺寸 探索比例與空間尺度的關係 。
3 線畫的體驗除了設計 對稱的幾何造型 透過 色彩的組合 前進色 後退色 、線的粗細構成
產生層次 感 。
 跨領域學習
本單元 與國文領域協同教學 認識「詩」的語言 選擇合適的字彙完成一行詩 運用寫詩
的四要訣 以校園種子為題 進行「二行詩」的創作 並 拍攝符合二行詩意境的校園一景
透過手機 APP 編輯圖文完成文學明信片創作 。

教師課後省思

教學 因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差異大,資源班學生需安排報讀的學生 從旁協助, 課程 設計 在學
生讀報後,加上簡報補充說明文本內容, 透過圖像及影音輔助文意理解。 以種子為題讓學生體驗
質感的過程,能用五感經驗感受 材質 、 改變材質、比較材質的差異,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有較
多的感觸。 因應學生手作能力設計 「 A 、 B 、 C 」三種 等級的 基礎線畫學習單,但部分資源班學生
無法運用基礎練習進行創作,未來在教學應用需針對特殊生更簡化、客製化學習單。

陳惠珊
南投縣立集集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南投縣立集集國民中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