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飄浮樹與孩子 | 美感教育

課程資訊
  • 學校:國立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 教師:陳怡靜
  • 課堂:視覺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課程透過安妮新聞中藝術與自然融合的概念出發,搭配台東2020年的在地議題-台灣第七顆漂浮樹而開展。

從報紙中引起美感與在地生活議題的興趣,進而帶孩子思考”我們可以為生病的老榕樹做些什麼?”,孩子決定送聖誕禮物給老榕樹當作節慶的陪伴,共同探索並創作鏤空線球。聖誕節前夕,孩子們親自為老榕樹掛上各種形狀的線球獻上祝福,在老榕樹下與救樹的發起人-黃斯聖建築師互動,理解其救樹的初衷與心境歷程。

最後帶孩子討論”我們如何關心自己的生活?”,從覺察自己的生活到為土地實際的行動,可能是單純的出自”愛”,但過程也會影響週遭的人開始關心自己也關愛生活的土地樣貌。

課程目標

  1. 透過台東漂浮樹的議題,覺察到關心自己的生活可以有各種方式與可能
  2. 經歷線球製作的概念與歷程,進而學習接納自我的獨特性
  3. 與救樹人的對談後,重新思考自己可以關心身邊人事物的各種可能

教師課後省思

1.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這個課程實施的時機點剛好搭上台東漂浮的老榕樹第一次療程的時機點,和黃斯聖建築師團隊來回聯絡的過程,次數非常多但互相協商的過程非常順利,最困難的部分是協調建築師可以到場對話的時間要和學生上課時間搭配,若未果,我預備的對策是帶孩子到老樹下教師自行完成解說課程,事後再約黃建築師入班對談。

另外老師對在地議題的掌握也很重要,我在2020年9月時知道漂浮樹的整體計畫,後來聯絡上黃建築師討論一些工作內容,在12月執行課程,事先的掌握對課程的規劃可以很有效的縮短課堂數,當然教師在課外的準備時間會比較久。

2.未來的教學規劃:

台東的飄浮樹療程將進行三年,目前是第一階段,而每段的療程執行內容會不同,所以目前有意規畫成螺旋式的課程,選擇四年級當教學對象也是當這屆學生畢業前會迎接老榕樹的最後康復階段。

新學期課程希望能結合募資的方式協助黃建築師減輕老樹療程的費用負擔,考慮以學生學習的作品為簡易的產品販賣或二手物市集的方式,讓孩子透過自己有限的力量和民眾互動,一方面是孩子實際的付出可以幫助減輕黃建築師的支出,一方面是增加孩子走出校園的機會也是推廣台東市民在地議題的機會。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