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第一階段探索與發現從海的100種樣子中啟發孩子對於海的想像,(I)藍色海洋,喚醒孩子心中藍色海洋的記憶。(II)海洋的美麗與哀醜,觀察海洋環境中的美麗與哀醜。(III)海海構成運用構成原理,創造海的不同樣貌與模擬。
(IV) 創意構成¬-虹彩優格吐司海,運用可食用材料解構、重組、重新定義海。 (V)海洋色票,收集生活中的廢棄物進行色票創作。(VI)海洋樣態的模擬,海洋因空間、光影、環境不同而有差異,進行海洋樣態模擬。
(VII)廢棄?海,收集垃圾依主題進行團創。(VIII)一起去淨灘,和孩子一起談淨灘,配合學校活動一起去淨灘,一起積極、正向地回饋海洋並了解淨灘的真正意涵。

第二階段設計專題-耍廢-海味人生(生活小物設計) ,從生活的100種樣子開啟孩子對於生活的想像,(I)認識循環設計、環保設計新生活,認識循環設計與、案例分享討論。(II) 構造:接合、扣合、單元型的應用(III)解題與發想,解題-前導-構思與發想。(IV)圖稿繪製 (V)模型實作與修正 (VI)設計小物商品擺拍 (VII)設計說明與排版 (VIII)分享與發表,體驗設計流程,進行廢棄物大變身,實踐設計創意的生活日常。

美感預期成果

本課程希望學生能理解設計具有功能性,能對地球永續經營產生影響力,透由生活的探索與發現,觀察與創造海的形態與模擬想像,從色彩與質感的模擬、平面構成、立體構成,進而實際操作應用於生活設計,呈現生活不同樣態的想像,以耍廢-海味人生(生活小物設計)為主題的設計專題進行設計執行,找尋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運用海廢垃圾或平日常見的垃圾,進行廢棄物大變身,讓造形兼具功能性成為日常中帶來便利生活與美感的生活小物,並試圖提醒人們垃圾減量與發揮物資循環系統再利用的極大性。

以海與生活為設計主體,結合美感課程的概念、讓孩子體驗設計在執行時設計構想的發想、操作步驟及最後的成果發表與分享,讓學生有更多設計創作的想像空間並體驗完整的設計流程。

教師課後省思

在完成這一年的課程後很幸運地有機會 帶著孩子的作品到台南夢N分享,把課程和孩子的作品梳理成兩個部分海的100種樣子和耍廢,很感謝台下的老師們給我滿滿地回饋,也很開心能當一顆小小的種子,將對海洋環境的關心與關注分享給教育界的夥伴,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卻可以走很久,也很感謝美感教育的團隊讓我有機會在每一次的課程看見自己反思自己的課程讓自己不斷地精進,今年的課程上學期著重在前半部的美的形式原理與原則下學期則著重在設計專題的部分,課程結果的呈現也各有利弊,在設計課程時上學期是社會組孩子們比較感性,因此在前半部著墨較多;下學期為自然組的孩子在設計方面著墨較多,希望未來有機會再嘗試此課程時可以試試看用不同的視角讓孩子有不同的嘗試。設計的領域充滿了趣味和變化,運用不同視角觀看世界,讓孩子對世界有感更是設計教育與美感教育不能或缺的,而更希望在有感之餘,更能積極地為我們的環境盡一份綿薄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