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透過帶領孩子鑑賞藝術家康丁斯基的創作,其作品重視色彩情感畫面與音感構成的內在表現,讓孩子能運用自己的英文名字結合喜愛的興趣,或未來想要做的事為設計圖像結構,從不同的空間層次組合中,探討簡化形態、色彩的結構方式與其產生的藝術效果,從點、線、 面的基本元素搭配生活空間概念,以跨界學習為核心,兼顧數學與美學、機能與感受、思考與實踐等跳脫模仿式的學習。
透過課程的設計、藝術家的鑑賞、個人特色等生活經驗,循序漸進讓孩子將可運用的知識概念,進行多媒材的探索發揮與創作,在學習過程中透過經驗連結、問答、討論、分配工作等提升獨立思考與分組討論的溝通能力。建立學生的美感經驗, 從中培養美感素養。
課程目標
- 透過鑑賞藝術家創作,體驗藝術家畫作中的音樂律動與音感構成。
- 讓孩子能運用自己的英文名字結合喜愛的興趣,或未來想要做的事為設計圖像結構運用抽象圖案表現。
- 運用美工刀切割珍珠板造型,並體驗層次組合的空間概念。
- 運用保麗龍膠、雙面膠、熱熔膠等黏著工具的運用。
- 瓦楞紙、泡棉管、幾何造型的泡棉貼、圓點貼紙等多媒材運用搭配。
教師課後省思
- 切割珍珠板需多加叮嚀並準備足夠數量的防割手套、切割墊、鐵尺的使用。
- 學生進行手作課程的進度不一,較慢跟上進度的學生需要多一點的幫助。
- 油性麥克筆彩繪可於切割珍珠板後就先進行,黏貼後較不易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