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導 | 美感教育

閱讀指導

課程資訊
  • 學校:高雄市立正興國民中學
  • 教師:王姿雅
  • 課堂:閱讀指導課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搭配本校的閱讀課程計畫其中的讀報教學。首先讓學生略讀整份報紙,透過安妮新聞報的介紹,引發學生對報紙的興趣。從頭版封面開始讓學生觀察,猜猜看圖片中提示我們這期的主題是什麼?接著一頁一頁作提問,順便帶出每一頁的重點。然後聚焦在第4版「令人驚奇的女發明家──大富翁、冰淇淋和程式語言」,閱讀伊莉莎白‧麥吉的故事,讓學生利用九宮格進行文章的摘要,指導學生快速提取文章重點。閱讀發明家的故事之後,再閱讀第10版的「做坐看──傳統與當代的結合」,並利用第10頁下方的圖畫,讓學生透過自行閱讀步驟,結合創意與美感,實作設計出屬於自己的座椅,並將學生的座椅作品展示在圖書館內。同時達到閱讀能力培養以及美感創作的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

  1. 能觀察報紙各版面的特色,並說出自己的感受。
  2. 能閱讀報紙文章並且把文章內容利用六合法進行摘要。
  3. 能說出自己對文章的觀點,並且跟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
  4. 能透過閱讀操作步驟,進行座椅的著色創作,並且能讓椅子成功站立。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在閱讀《安妮新聞》之前,對報紙的接觸不多,只有《中學生報》和《國語日報》,因此對報紙的印象通常是比較生硬的、知識性或是政治時事。在一翻開《安妮新聞》時,學生驚奇連連,覺得這份報紙很特別,具有設計感。一開始當然會先被圖片所吸引,停留在第六、七版的跨頁大圖,若要學生先閱讀文字量較多的版面,他們會比較難靜下心來。因此我採取的策略是以圖為主,文字為輔。包含先閱讀封面的圖片,進而引導學生看到第二版的封面漫畫家設計理念,以及〈令人驚奇的女發明家〉也只選擇一個段落來讓學生細讀做摘要。希望降低文字閱讀的門檻,漸進式的讓學生從好奇到產生興趣。而「動手做」更是這份獨具的特色,因此我選擇第十版讓學生嘗試閱讀類似「說明書」的方式,自己製作出能站立的椅子。當然,有少數學生在切割的步驟出了錯,以致於椅子無法順利站立,這點會是最殘酷的事情,因為沒辦法站的椅子就不能擺在圖書館展出。這也可以讓我們思考類似這種步驟式以及空間觀念的閱讀文本,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但是不見得所有學生都能順利轉譯,未來可以和生活科技老師合作,多加強這類的訓練。

王姿雅
高雄市立正興國民中學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