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506友情之門 | 美感教育

開啟506友情之門

課程資訊
  • 學校:高雄市岡山區壽天國民小學
  • 教師:呂佳螢
  • 課堂:閱讀寫作
Read More

課程簡介

  1. 透過網站影片和報紙首頁資訊,初步先帶領孩子認識安妮新聞的編輯風格與特色。
  2. 從報紙封面圖案猜測這份報紙的主題為何?
  3. 在輕音樂聲中,讓孩子先自由閱讀與探索這份報紙的文章內容(約15-20分鐘)。
  4. 老師詳細說明美感報紙創立的目的初衷,並帶領孩子逐篇約略提示與討論。
  5. 小組分享交流,每人介紹一則剛閱讀過,最喜歡或最感興趣的報導,跟大家分享。
  6. 班級團討時間,徵求願意主動分享的孩子,試著提出自己簡單閱讀後的想法。
  7. 延伸寫作–生活日記~我讀安妮新聞
  8. 延伸寫作–我的友情小詩 (配合學校圖書館小書創作展,集結全班作品成一本書共同展示。)
  9. 延伸寫作–我對友情的看法 (配合國語課,學習議論文架構,以提出論點-論據-結論形式來撰寫。)

課程目標

  1. 藉由報紙媒材,學習閱讀訊息式文字,厚植閱讀理解能力。
  2. 透過閱讀安妮新聞,認識美感報紙的特色,擴大美感認知的範疇,開啟不同層面的學習視野。
  3. 從各種不同的「友誼」議題做探討與分享,透過這個視角,更認識自己,也更加懂得與人友善互動,彼此尊重與包容。
  4. 在小組與班級團討過程中,練習提出個人的想法,培養表達的習慣和勇氣,並學習接納他人不同的觀點,正向交流,同時建立對多元議題的思辨習慣。
  5. 陪伴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內心不孤單,勇敢面對成長歷程中的「友誼」課題,建立人際自信,享受朋友情誼的珍貴美好。
  6. 在親師生共讀分享的互動歷程中,激盪出更多對談交流的話題,為學習歷程留下成長的紀錄。

 

教師課後省思

  1. 班上孩子這學期同時有在閱讀《國語日報》與《安妮新聞》,《安妮新聞》中多元類別的版面內容、精采豐富的插畫圖片、唯美優雅舒服的編排方式、類似心理測驗的可互動篇幅,滿足孩子不同的需求與好奇心,也成功開啟孩子探索《安妮新聞》的閱讀之門。
  2. Vol.8「我的朋友」,是我刻意位為五年級新班的孩子挑選的主題,在面對新班級的人際關係建立與經營課題,在青少年時期對友情的想像與重視階段,透過更多「友誼」文本的閱讀與接觸探索,可以開啟孩子不同的認知思考與判斷檢視。
  3. 這一期的《安妮新聞》「我的朋友」的設計理念,「從各種不同的『友誼』議題做探討與分享,不僅探討『交友』,而是透過這個視角,更加認識人與人之間的互享了解、個體尊重與對待,也更認識自己」,這個出發點真的很不錯。從「哲學思考」、「輔導教室」、「讀者意見」、「心理測驗」、「肢體語言」、「藝術家好友」、「真實故事」、「漫畫連載」、「動物語者」…等主題,讓孩子有機會從不同面向,探究「友誼」的真諦,思考「友誼」對自我成長的價值。
  4. 本來的課程設計還想要透過「紙藝創作—建築物與連結線」,歷程中的小組互動團討與連結線思維,再給孩子另一番體驗感受,因時間緣故這部分未完成。
  5. 團討互動中會有堅持、有表達、有聆聽,當然也會有商量、有爭執、有退讓妥協,在過程中取得的平衡、教訓、感受、收穫,是孩子成長路上,老師教不來的學習經驗,也會是孩子成長路上,人際互動課題的實習機會。
  6. 時而與人連結緊密,時而保持疏離,時而蹲低自己,時而撐起大局,有時自己是重要的,有時應該學著縮小自己,自己不是唯一,如何在一番激盪後,共同呈現出最佳的視覺效果,讓大家看見我們的精采和厲害,才是最後的目的。
  7. 在互相包容中,學習共好;學習團結;學習傳遞友誼的真誠;學習感受友情支持的力量。
  8. 感謝也珍惜這次參與「113美感智能閱讀計畫《安妮新聞》」的學習機會,給了師生豐富的學習資源,充滿美感又富想像力的特色編排,也大大提升了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與動機,學生們早已開始期待下學期的學習內容。採用主題性的刊物規劃方式,我覺得也很好,可以更加系統性、多面向的探索與認識單一主題,延伸學習觸角,加深加廣,清楚聚焦,讓學習樣貌更顯完整。

 

 

 

呂佳螢
高雄市岡山區壽天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