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家鄉是每個人最好的學習經驗,透過與環境共好概念以及課程本位提升,直接學習自己所在地文化是最有價值的。因此,要如何結合生活經驗,設計出適合學生教材,更是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學習重點;所以,本課程核心設計特色,將在秩序、平衡和整潔的要素條件下,思考「美」如何在生活環境中,展現各種生活品味方式。以學生的所在地文化為學習中心,從花蓮舊街道歷史演變到新觀光街道地圖文化、古蹟建築風格特色延伸到商圈街道區域步道,都代表了各種不同的深層涵意,更是當地學生共同記憶,因此,本課程活動將透過六小時安排,藉由學生個人生活經驗累積,作為自己與社會環境上各種資源連結,讓美術與美感教學有更多的未來可能性。再結合108課綱中的素養導向為出發,針對生活中的街道地圖探索,進而養成學生對「美」的自發、互動與共好;建立學生對生活環境事物美的感受,讓學生從生活題材的經驗中,探索美術與美感的學習歷程。因此,本課程將以發現、探索、再發現等三個概念,作為教學活動的循序漸進步驟,讓學生感受美感的呈現方式與對美術的啟發,期望透過創新研發的美感特色課程,提供日後師生進行美感教學活動的參考。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具備描述街道空間秩序與排列的美感表達能力。(溝通表達能力) (構成)
  2. 學生具備分析街道空間比例與造形符號的思考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比例)
  3. 學生可以選擇媒材多元未來可能與探討生活的能力。(冒險選擇能力) (色彩)
  4. 學生可以解釋街道空間構造與形態的美感合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 (構造)
  5. 學生可以評價創造與對美術的素養關懷及美感省思。(獨立創造能力) (美感品味)

教師課後省思

 

  1. 發現學生透過桌遊模組分組活動課程,可以讓學生從剪紙拼貼方式去討論對美感的見解。
  2. 在不同美感構面單元中,去討論美感構面的想法,讓學生學到很多美感構面印象。
  3. 引導學生從動手做中可以發現,發現學生對桌遊模組排列的理解更具美感素養。
  4. 在桌遊模組的不同構面設計中,培養每組同學去了解與討論美感的素養方式。
  5. 透過動手做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結構與構造的不同角度與美感構面體驗。
  6. 設計跟生活周遭相關的課程議題,可以讓學生在分組活動時,充分表現自主能力。
  7. 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桌遊模組過程,透過練習與創作方式,學生可以發揮參與創意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