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簡介

觀察環境周遭過度使用膠水、膠帶,不僅造成環境的髒亂,也成為大眾便宜行事的理由及藉口,故在課程之初,透過紙卡的固定方法,帶出無法復原的問題,再由書籤的製作引導學生觀察材料的特性;而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接合方法可以參考著,進而於課程之終,可以設計出合適的作品底座,所以再加入日用品的拆解與組裝練習,並透過文字的紀錄,驗證自身動手做之前的觀察與之後的再發現。最終,為自己期初時翻製的手模石膏作品,安置一個可表現石膏雕刻的底座,規劃合用的底座接合構造。
本學期由翻製手模開始,以手裡承接的夢想為題,置物架為用,當成美感通識課程開始前的前言,再透過課程中對構造的摸索,能為自己的作品規劃一個合適的底座,課程結束後,期許能有萌芽的美意識,引導著繼續處理底座的造型設計。

美感預期成果

以往會讓學生在國三上時,嘗試以輕土捏塑公仔,當作簡易雕塑作品的體驗,但製作時間耗時,且學生在追求擬真的目標下,時常力不從心;故今年打算以石膏翻模作品取代,在期初時以手裡承接的夢想為題,置物架為用,完成自己的手模後,再透過美感通識課程對構造的摸索,讓學生結合底座的配置,將自已獨一無二的作品建置一個具備隱藏性構造的石膏台座;而於六堂課結束後,再接著讓他們利用石膏雕刻繼續處理台座的外觀,期許這學期的課程能循著一個主題方向,分三個階段,讓作品經主客觀的思索歷程後,能有更完善的呈現,也期待他們透過課程中的發現,重新思考膠狀物的使用時機。

教師課後省思

石膏易碎,而幾乎整個學期都在處理同一件石膏作品,所以在安全考量下,作品會一直置放於美術教室,而教室並未像一般教室長時間開放,即使是普通教室開放的時間也不到半日,因此容易造成石膏發霉,發現後馬上使用除霉劑,並將氣窗打開,但乾燥狀況不完全,所以初期打磨或雕刻石膏的狀況並不理想,或許可添購乾燥劑或除濕劑,讓石膏能避免發霉。

也因為石膏易碎,故讓學生做構造的嘗試時,限制較多,能處理的構造類型有限,且這不是學生熟悉的材料,有很高的實驗性,失敗重做的機率相較於其它課程高;若是想讓學生在構造的造型或多樣性上做各種嘗試,石膏這材質似乎不是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