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觀察學 | 美感教育

路上觀察學

課程資訊
  • 學校:高雄市立龍華國民中學
  • 教師:沈信宏
  • 課堂:國文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活動一】路上觀察學:讓學生在閱讀《安妮新聞》《夏季特刊》的「探險(exploration)」主題。讓學生能夠擺脫手機,專注觀察回家或到校路程上的路線、景致、建物,甚至是動物、昆蟲、與植物。在學習單上繪製出家與學校之間的路徑,並在路徑地圖上標註兩個以上的景點,或是印象深刻的動物、植物或人物,或將抽象的感受具體化(如這個地點特別熱、特別臭、特別壅塞等等)。

【活動二】路上觀察學二——遺落的藝術品:路上或校園內常常有遺落的事物,請觀察這些事物,撿進固定尺寸的夾鏈袋裡,附上展覽藝術品一般的「作品資料卡」,訂出藝術品名稱、分析材質,以及作品說明。讓遺棄物在觀察與想像中成為不俗的藝術品。

【活動三】以文字點亮河堤生活:閱讀愛河、光影與堤岸相關文學作品,嘗試以左營愛河河堤在地人的角度練習書寫河堤地景、記憶、生活與文化,以文學筆法紀錄自己或家人的獨特河堤生活經驗。期待最後能將作品呈現在小燈籠與發光燈板上,展示於圖書館外。

課程目標

  1. 以《安妮新聞》的〈路上觀察學〉為活動契機,希望學生也能夠和報紙中提到的「走在路上,打開五感」相同,成為「路上觀察家」,帶動學生關心在地,觀察生活,培養對各種新事物的好奇。
  2. 學生能透過觀察,進一步發揮想像力,發掘平凡事物的獨特之處,並運用文字能力精確表達自己的創意,並能夠具有說服力。
  3. 學生能藉著日常的行走與觀察,並從閱讀文學作品中掌握創作技巧,進而結合自己的靈感與創意,完成愛河河堤或是臺灣燈會的相關地景創作,以小詩結合照片以圖文方式呈現,將美感寄託在視覺與文字之中。

教師課後省思

《安妮新聞》的多樣化主題與精確扎實的內容十分適合進行教學活動的發想與課程的連結,這次成果便結合了彈性課程的在地關懷與地景寫作的主題,不只能夠激發老師的創意,也能夠訓練學生的觀察與想像力。但普及到校內其他老師也能使用是較為困難的,因為教學自由度較高,作業的標準也沒辦法制定明確的標準,除非需要更縝密而完整的共備,才能凝聚更精確的共識與課程進行方式,否則這樣好的資源,應該讓更多老師妥善利用。

沈信宏
高雄市立龍華國民中學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