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從質感的意象出發,首先會藉由範例圖片(視覺)以及體驗箱(觸覺)的活動來引起學生學習動機,重新讓學生去意識到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其實很大的影響來自物體的質感,接著讓學生在校園中實際探索並使用鋁片採集、記錄各種質地的特色(建物、植披),如:粗糙、光滑、冰冷、溫暖、堅硬、柔軟…。每一組使用鋁片創造出三種不同的材料質感(建築、植披、家),接著比較質地改變所產生的心理感受,並和全班報告、分享與討論。整個學習過程,試著帶領學生發現同一種材料的變異性,最後試著使用鋁片加上矽藻土,為自己製作質感造型杯墊,在做中學的過程中,不斷實驗、探究材質的可能性,藉由質感的改變,完成自身美感訓練的再進化。期望學生不僅增加美感經驗,也能夠發現日常生活中忽視掉的質感元素、欣賞不同質感產生不同的美。
美感預期成果
- 能夠從中發現質感對生活的影響。
- 能夠經由記錄採集與分析,覺察建築與材料質感的關係。
- 能夠從中瞭解質感對物件的影響。
- 能夠分組合作學習。
- 能經由轉化材料學習經驗,找出合宜的質感。
- 能夠與小組共同討論、實作與發表。
- 能夠對小組成果表達觀點並聆聽他人見解。、給予同學回饋。
- 能夠將課堂學習到的知能,嘗試運用於日常生活。
教師課後省思
- 本課程在採用鋁箔採集校園質感,所以保存性依賴學生自己的存放方式。較容易發生破損情形。
- 調配矽藻土以及石膏粉時,需仰賴加水比例的經驗,時常會有比例上太少水或太多的案例,同時也導致最後的杯墊呈現易碎的材質。
- 在採集的課程以及評分的部分,時常時間不夠用,如果能安排兩節課的操作時間,比較能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