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美感教育」非技術的學習,固本課程著重在建立學生開始對生活中所接觸材料質地的敏感度,並願意開啟發現、探索、體驗、嘗試、運用、整合的歷程。
教師準備五類材料,包含皮革、木質、金屬、織品及塑料。學生直觀比較、察覺材料運用造成的美感改變。此階段實作中所規劃的道具,包含兩種以上材料以上,學生在動手做過程中能發現鑑別質地本身固有特性與適用形式彼此搭配後產生不同美學品質的差異度及理解生活中材質原形與適用形式的目的性。各階段的活動完成後,皆先在小組中透過學生各自發表、小組討論與紀錄,再回歸班級團體分享,經過學生個人思考探索的歷程,再透過分享、觀摩討論,讓孩子建構屬於自己與關照他人的美意識。

向度分析
  • 美感認知
  • 工具思考
  • 公共關係

美感知能

1. 描述質感特徵的使用詞彙
2. 分辨觸覺「質感」與視覺「質感」的異同
3. 透過材質與適用形式的試驗以深入認識材質之美

美感預期成果

1. 相異材質比較─從分辨觸覺「質感」與視覺「質感」,增加質感特徵的描述語彙。材質相異的過程,理解材質的選擇會因使用環境、對象而有所不同。
2. 相異材質觸感的體驗─教師提供五類異材質,指定選取兩類異材質,指定材料進入物件(教師提供模板造型),在達成任務過程中,體驗質感的處理,覺察材料運用造成美感改變。
3. 發現不同單一材質,有各自適宜的處理的方式,如折、縫或綑綁等,以展現該材質的美感。
4. 能發現當材料進入物件或「適用形式」時,美出現差異性,能思考材質在物件上的表現,材質與物件的關係,並記錄下來。
5. 在「質地性格」與「適用形式」彼此搭配過程中,思考為何要選用某項材質的原因,領略因功能而產生的質感美感,為美學品質的意識感建立脈絡。
6. 分類與歸納統整能力:或以材質分類、或以「適用形式」分類,如光表現、適手性、織理、剛挺與柔順……
7. 分享與心得回饋:統整五堂課的思考脈絡,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並能向他人簡報說明的能力與分享心得感想。

 

教師課後省思

1. 訂定設計原型的目標與意義(例如粽子、產品),學生確實討論、思考、紀錄、建檔,才能有效進行修正。模型和草圖,都是設計思考的一部分。

2. 回歸質感美感:試驗多了「作為用品的條件」,聚焦在質地性格和「適用形式」彼此搭配。要求學生材質選用時應考慮適用形式的功能性,去除質感造成的裝飾性,以便聚焦因功能而產生的質感美。透過「做中學」與不斷的嘗試與思索,培養學生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