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課程設計的初衷來自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我們一日所需的「用品」是由不同質感的物件組成,或是同一物品對象含蓋不同材質的表現面向。
美感的入門是讓生活有感,從搜集不同質感的經驗來對應出使用者感受的譜系,逐步累積對出生活的美感的使用經驗,並運用質感鋪陳感受的層次性。在人為技術介入材料或基本的材質選擇更替練習,了解當材質樣貌改變後,質感的多元特性將觸及美感的理解層次。
當我們開始選擇不同質感的物件重新組合時,將啟動生活美感的旅程,在練習置換不同質感中,討論不同質感帶來的感受差異,理解質感如何在生活環境中實踐美。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能在日常中發現生活的質感層次差異:

搜集各種質感形容詞,並依照軟/硬/粗/細四個象限進行分類,並相互論較做出層次差異的排列安排,教師適時以詢問方式引導學生討論確認建立生活觀察的質感詞庫。

2.能運用不同材質或不同質感進行組合與應用:

在杯子改造活動中,先從認識材質包中所有用品的質感類別,並請學生選出自己覺得最有趣的質感並進行聯想與分享。

3.能經驗質感改造的介入歷程,並分辨改變後的質感差異。

小組成員從質感材料包中認識各種類別物品的質感,並選擇其中兩種質感成為改造的素材,利用包覆或是拼接方式讓對象物呈現出多種質感並置。經由觀察改造後的物件,感受視覺與觸覺質感的變化,以文字介紹方式完整體驗歷程。

4.能運用質感象限建立質感資料庫,並適當使用質感為生活創造美感。

自生活經驗提取與質感有關的形容詞,分別陳置於軟/硬/粗/細等不同象限,在分組活動中完成班級共同質感詞庫經驗,並討論出層次性的差異,續利用實際物件的觀察與觸摸後,討論其在質感象限中的位置。

教師課後省思

質感課程放在八年級實施,設計之初曾考慮將操作課程放入課程成果檢視,但因為對象學生是從七年級一路陪伴上來,覺得可以嘗試進行偏重思考與討論性質的課程,因此將「做作品/做作業」改成多次的課堂體驗活動,並安排較多時間進行活動實施後的討論互動。

實際操作時第二堂課的質感詞庫建立,遇到較多的問題需要針對詞語認知的澄清與理解。故在活動設計上除了原定安排外,增加了一堂反向認知操作,讓學生從指定顏色範圍的分類項目物件中,以實際觀察與觸摸的行動體認質感的差別,並與前一堂課所織列的質感詞語進行連結,並以實際物件進行質感象限的排列呈現,學生對於偏向抽象性質的質感理解漸能有具體概念。

也因為在課程調整上看見學生的課堂反應後,決定接續的課程不要做太廣泛的設計,而委以概念提出與體驗課程相輔佐的安排,讓美感經驗在學生經由「觀察’動手作’分享’討論(修正)」逐步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