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將安妮報紙當成文本,進行閱讀理解、口語表達及聆聽教學,同時增進學生的美感素養。
- 比較原有的國語日報及安妮日報差異
(1) 排版設計。
(2) 主題性。 - 閱讀理解策略練習
(1) 板塊式閱讀、圖文式閱讀。(概覽)
(2) 教師提問題,學生找答案。(文本找支持理由及推論)
(3) 統整段落重點並歸納。(文章大意) - 口語表達練習
(1) 將閱讀重點以精簡方式說明。
(2)系統性說明內容。 - 聆聽練習。
(1) 擷取同學分享重點並做筆記。 - 增加其他多元知識、主題文章。
課程目標
- 找出各文章所想表達的涵意。
- 清楚表達所閱讀並要分享的內容。
- 專心聆聽並抓住同學分享重點。
- 美學融入生活,在日常生活增添一些美感。
- 增加基本常識、培養閱讀習慣。
教師課後省思
【教學觀察】
- 主題豐富
因主題豐富,學生閱讀起來不會覺得無聊,而且因題材多元,所以每個學生都可以找到感興趣的部分。
- 色彩繽紛
或許是疫情因素,學生對於動畫、圖片多的內容較感興趣,而這剛好符合這些學生的特性,閱讀起來較為起勁。
- 圖文並茂
對於一些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藉由插圖來輔助閱讀,也讓他們比較有成就感 - 較有趣味性
因裡面還有一些遊戲,或是由圖片來猜內文,每個人的解讀都不一樣,造成更多火花。 - 閱讀能力提升
比起課文的明確結構性,報紙的內容較多元,必須運用更多方法去解讀或了解,學生也因此學到更多策略。
【反思】
- 需更多時間來運用
因一期的內容很多,所以大概兩個月才有辦法上完一份報紙,雖學生也能自學,但在課堂討論時的效果更好,所以會希望之後調整更多時間讓學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