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此次課程是結合學生近期體驗到疫情(病毒)離大家非常接近的生活議題著手。學生對看不到的病毒非常好奇,所以老師由此作為引起動機切入,期待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細菌、病毒,再進一步介紹生活中的微生物。首先,結合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思考「微生物一定都不好嗎?」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接著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接著,展示「安妮新聞」,先讓學生安靜閱讀 2 分鐘,後續引導孩子觀察報紙頭版的色彩與整體規劃。因為此次為學生第一次正式讀報,所以課程安排報紙格式、排版說明,讓學生認識一份報紙。最後,帶著孩子概覽每一個版面,再讓學生閱讀後發表「自己最喜歡哪一個部分」,並說明原因。
課程目標
- 了解一份報紙的格式與排版
- 學會觀察報紙色彩配置,增強感受力
- 提升對生活事物的觀察力與思考力
- 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微生物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對封面色彩非常有興趣,並充滿想像力。會觀察到稻子、顯微鏡、病毒、DNA,還覺得圖案的排
列很像人的一張臉。 - 學生提出插畫家這麼畫的原因:「是擔心我們還小,透過圖畫的方式我們比較能夠了解,也比較喜歡。」
- 在格式引導的部分,老師透過問題,去引導學生發現了什麼,再提供其命名,比直接告訴學生這個欄位是什麼還要好。
- 整份報紙的色彩與插畫,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當學生拿到報紙,各自閱讀時,所有人都能安靜去翻閱、觀察。
- 在概覽個版面時,教師應該在多花一點時間,去舉出各個版面的的例子,協助國字識字還沒有這麼流暢的孩子閱讀。(因低年級有部分孩子還是需要字體大一點或是有注音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