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 先從認識基本的情緒開始,例如:快樂、悲傷、恐懼、憤怒、驚訝及厭惡等等,以及其外在的表現,如臉色、行為、聲調等等,讓學生體察生活當中接觸外在的人事物,就會產生的各種情緒,不同的環境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情緒感受,例如品牌的顏色,也會給予大眾消費者不同的感受。另外,由於每個人是不同的個體,也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也讓學生觀察情緒圖卡,並分享其所感受到的情緒,進而了解每個人的情緒反應是不一樣的。
- 瀕臨絕種的動物圖鑑,讓學生認識台灣和全世界稀有的動物,人物身為萬物之靈,人類活動也大大影響自然環境,應該要負起責任,避免地球上的生物因著環境破壞而無法生存;唯有生生不息的地球才是永續美好的。
課程目標
- 認識基本的情緒,例如:快樂、悲傷、恐懼、憤怒、驚訝及厭惡等。
- 不同的環境和刺激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情緒,例如各種品牌的顏色,會給人不同的感受。
- 即使面臨相同的情境和刺激,每個人的情緒可能會有所不同。
- 台灣和世界各地都有瀕臨絕種的動物,人們應該保護牠們的生存環境,減少環境破壞,讓更多的動物可以永續生存在大自然中。
教師課後省思
- 「腦筋急轉彎」這一個主題書談到情緒教育,課程上除了辨識情緒之外,重點也在同理他人的情緒,讓學生接納並尊重不同的個體有不同情緒的感受,故分享是很重要的,因此在課程實施時,我用示範的方式讓幾位學生分享他們的情緒感受,若是大一點的學生(高年級)也可以小組分享,再讓學生自己察覺出結論,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效果更好。
- 「瀕危物種紅皮書」主題剛好結合壽山動物園的戶外教育之後實施,帶給學生深刻的印象,人們為萬物之靈,可以做更多的事來維護環境、保護動物;而非任意發展、破壞生態。教材上還有其他國家的生物瀕危狀態,這也是不錯的國際教育,教學時可以搭配世界地圖,讓學生理解該國的地理位置、氣候等,能幫助學生理解當地的特有動物種類,並有世界地球村的概念,讓學生從小培養國際觀視野;也可以繼續進行實作階段,去探索現階段我們可以進行的策略,來保護我們和動物共同生活的大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