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與文化的奇遇:新聞版面與元旦習俗的故事 | 美感教育

課程資訊
  • 學校:基隆市復興國小
  • 教師:林恩如、沈憶伶
  • 課堂:社會、閱讀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安妮新聞冬季特刊第4版《體驗不同的元旦習俗,找回你的能量》為班級共讀文本,結合閱讀與數位工具應用,打造一個整合性的學習體驗。課程首先引導學生認識安妮新聞的版面構成要素,探索設計的特色與功能性,並透過與國語日報的比較,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美感欣賞力。接著,學生深入了解不同國家的元旦習俗,討論文化傳承與多元文化的價值。課程中融入四年級社會課程,進一步深化文化理解。學生運用Keynote製作圖卡,學習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文本重點,並以表格工具進行習俗分析。最後,透過Padlet Sandbox的協作功能,學生共同繪製元旦習俗地圖,標記全球各地的文化特色,並分享學習成果。這個課程結合安妮新聞啟發學生對文化的好奇與尊重,並培養跨學科整合與合作學習的能力。

課程目標

  • 認識安妮新聞

安妮新聞的版面構成要素

安妮新聞與國語日報之異同

  • 閱讀《體驗不同的元旦習俗,找回你的能量》,探索文化多樣性。
  • keynote圖卡製作,學習文字、圖示的整合表達方式,強化視覺表達能力。
  • 結合社會習作行動卡,融合學科知識應用。
  • Padlet Sandbox沙盒協作地圖,促進合作學習。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對於安妮新聞的美感排版表現出高度喜愛。教學後,學生及教師提議,若能將字體調大一些,並將內容再留後面的一至兩個版面,搭配注音,將更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進一步提升閱讀體驗與參與度。
  2. 學生在閱讀與討論《體驗不同的元旦習俗,找回你的能量》時,能連結自身經驗,並在分享時能更進一步展現深度思考與文化理解。
  3. 結合四年級社會課內容的延伸閱讀與活動設計,學生認為能更了解家鄉文化與多元文化的差異。
  4. 教師如何在未來的教學設計中融入更多創意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深度。
沈憶伶
基隆市復興國小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