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屬於你的制服 | 美感教育

設計屬於你的制服

課程資訊
  • 學校:新北市淡水區淡水國民小學
  • 教師:李欣怡
  • 課堂:國語、數學、綜合
Read More

課程簡介

配合本期報紙內容「安妮報紙美感課程:NO.44 人的配件」學生可以認識衣服的基本功能,以及配件的運用。接著,在「術業有專攻 尊重專業的制服文化」一文中,認識不同國家的制服樣式及設計理念,進一步理解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制服需求概念。

有了這樣的先備知識後,再請學生檢視自己的身分,思考「學生制服」的需求是什麼? 在課堂中發表討論,並把自己認為最重要需求記錄下來。最後,依照這樣的設計理念,設計一件符合自己的制服。完成的學習單,張貼在布告欄,讓班上同學互相交流,並且說說看最喜歡的設計是那一件。

課程目標

  • 學生理解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制服需求。
  • 學生能理解學生身分需要的制服有什麼特點。
  • 學生能根據學生的身分,設計屬於自己的專屬制服。
  • 學生能欣賞別人的設計,說出美的要素,提升對美感敏銳度。

教師課後省思

一、在進行「人的配件」及「制服文化」的課程中,我意識到「性別」和「多元化」對於制服的影響不容忽視。不同職業的制服,往往反映了性別角色的期待及文化背景。例如,某些制服可能強調男性及女性不同的責任及形象,這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制服不僅是功能性的需求,還承載著社會對性別的期望。和學生討論時,針對不同性別的制服需求,常常發現帶有多性別的刻板印象,這一點需要和孩子多多釐清說明。

 

二、在討論制服樣式時,可以更引導琢磨學生探討以下問題:

  1. 為什麼某些職業的制服,有分男性或女性的?這反映了哪些文化觀念?
  2. 有哪些職業制服打破了傳統的性別界限?這對於性別平等有什麼影響?

 

三、在請學生們在設計自己的制服時,我是採取自由的選擇,他們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要設計男女有別的制服。最後的呈現,有的孩子是設計男女有別的不同樣式,有的則是設計同一種,符合不同的性別。這一點,未來若再次執行,我會可考慮融合性別的多樣性,要求學生設計出符合男生和女生需求的共同樣式。

 

四、透過問題討論,我希望能使學生更有意識地思考性別及多元化的議題,不僅在制服設計上,更在日常生活中。這一次的課程設計是三堂課的時間,如果還有時間,希望能引入更多的例項分享以及相關的多元文化素材,讓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的視角下,進一步探索和設計符流行的觀點,並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包容性思維。

李欣怡
新北市淡水區淡水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