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以「支撐物」為設計概念,探討椅子的設計演變,思考坐與座和做之間的相關,探討造形比例、結構美感與構造拆解的支撐美學設計想法,進而延伸探討物與物體之間的美感造形功能可能,從坐的功能延伸意涵,帶領學生察覺「支撐物」的外觀比例尺寸、坐的結構穩定以及搬運拆解構造的形體美感。讓學生從手繪與操作中,去理解椅子的「支撐物」造形比例、功能結構以及物體構造之間的美感變化要素。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先讓學生透過察覺椅子物體造形比例尺寸,發現具有支撐力量的結構關鍵,以及藉由拆解體驗構造之間的必要性條件,進而利用比例、結構與構造的構面活動,增進學生對生活物件的美感品味提升。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椅子支撐物課程,引導學生重新思考比例、結構與構造之間的美感呈現可能。
  2. 希望學生能將本課程概念運用在生活中,學會對生活事物的美感比例感知,並能發現生活物件中必要支撐結構的條件。
  3. 理解結構的穩定性,嘗試結構功能與造形美感的組合要素,促進自我對生活改善的美感素養。

教師課後省思

1 椅子的結構支撐包含很多種可能,要讓學生有清楚的認識與理解,問題與實作設計就要能明確;例如,要如何透過支撐某一個「點」的結構方式完成設計,才能讓學生聚焦思考正確方向。
2 動手做的椅子課程活動,明顯能夠強化與增進師生的班級互動,而課程的圖像及心理故事,可以增加學生對美感課程內容的好奇與投入,是值得設計與規劃的方向。而在設計教學簡報前,應事先增加學習關鍵處,才能更清楚發現學生對美感理解的範圍。
3 課程活動安排幹部透過拍照及雲端儲存課程方式,讓師生可以在課後討論作品,而進行小組之間的互動討論與競爭,更是促進師生學習的鷹架模式與方式。
4 即使學生在操作上能夠創意表現手做能力並達成學習任務,但對於『結構』及『構造』的觀念是否真的理解,也是作為教學成效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