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依班級人數分組,四至五位學生為一組,指導過程中再依各組狀況適時調整,設計一份具主題的立體夢想空間,引導以夢想為主題,發揮創意設計立體作品。以夢想引起興趣,想要做的事可以在什麼樣空間內發生,以刊物中的報導內容引導學生觀看完整刊物。學生閱讀後找出有興趣的內容,將夢想的概念由抽象到具體的主題,構思設計想要呈現的一個夢想空間,參考刊物中的跨頁內容,夢想公寓,做為為呈現方式之一,建築物則輔以綠建築概念,用紙板或其他物品限定一個空間範圍,在範圍內設計出自己的想要做的事,從空間規劃、外觀設計、內部陳設、模擬想像使用的畫面進而以美勞材料或可再利用回收材料進行創作,進行作品創作後分享感想心得。
課程目標
- 認識安妮新聞為教育部美感教育計畫所設計的圖像式刊物
- 理解列物的夢想主題與本身的關聯性
- 學習內容的理解、主題的設計、視覺的呈現
教師課後省思
教學觀察—遇到的問題與對策:遇到的問題為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足。
本次施作班級為5班,每班人數約24位學生。因刊物僅有30份,因此班級間要輪流運用,讓學生在課餘時間可分組閱讀。課間由教師製作統一引導學生觀看內容,介紹各篇文章主題後,發下刊物讓學生仔細閱讀後,分組選擇主題做為夢想空間的主題。
反思對策—調整教學策略及未來的教學規劃:為指導分組討論與引導分工合作,使同儕間能相互協助進行協同合作。
因應各組不同狀況,適時協助各組目標導向,專注在作品完成過程中能化解分歧,願意共同合作。分組時同學需知要具備不同能力的組合,使每位同學都能參與並貢獻不同能力,分別為領導力—引導主題或帶領同學完成最終作品;設計力—設計規劃及視覺表現;勞作力—協助完成作品,適時補位;整合力—整合所需工具材料與人力;表達力—將製作過程與作品背後的付出適當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