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週報 | 美感教育

課程資訊
  • 學校:桃園市立龍興國民中學
  • 教師:林奕秀
  • 課堂:視覺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從生活中的色彩出發,讓學生進行觀察、討論進而了解色彩對於生活的影響、增加學生對色彩的敏銳度及判斷能力,培養學生對生活周遭產生美的感受,引導其思考生活中 色彩配置所傳達的訊息。再引導學生經由小組討論完成教師給予的任務培養其鑑賞及分析的能力。
說明日治時期臺灣藝術的狀況,並帶領學生閱讀相關文本資料,透過提取資訊、設計提問的方式,擷取文本重點,讓學生對於臺灣藝術家能有初淺的了解。
藉由認識安妮新聞,介紹報紙版面編排的基礎知識及元素構成,讓學生分析安妮新聞的版面編排,並以美的原理原則進行版面構成,連結色彩的運用方式,分組完成臺灣藝術家報紙創作。

課程目標

1. 學生能對生活周遭產生美的感受、思考色彩配置傳達之訊息。
2. 學生能運用提取資訊、設計提問的方式,在閱讀指定文章後,整理重點。
3. 學生能理解報紙編排設計的基礎知識及元素構成。
4. 學生能以美的原理原則進行版面構成,分組完成臺灣藝術家報紙創作。

教師課後省思

報紙,對於處在這個資訊化社會的孩子們來說,似乎已經不是一個必要的存在,網路及科技的發達,讓孩子們可以從電腦、手機快速擷取所需資訊。但透過報紙也同時能讓孩子們暫時離開3C產品,且其內容廣泛又多元、注重時事,能夠訓練孩子們的思辨能力,這些都是報紙不可取代的優點。

此次課程結合了色彩、認識臺灣藝術家,讓學生分組運用這些元素,共同打造屬於本校的藝術家週報,因為學生對於臺灣藝術的了解十分淺薄,因此最一開始文本資料的閱讀就是一個困難,教師透過異質性的分組方式,帶領學生使用相互提問、回答,重點的擷取,共同將文本的重點提出。接著教師引領孩子模仿安妮新聞的版型或重新創作新的版型後,結合文本資料及圖片,分組完成一版報紙。透過這樣分組合作的方式,學生之間學習相互協助,責任分擔,並且能夠彼此激勵、截長補短以達到共同學習之成效。

安妮新聞的內容豐富多元,教師配合本學期七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中的色彩單元,也嘗試了讓學生運用安妮新聞第五期中房間的色彩搭配,再結合AR的技術,呈現的結果讓學生為之驚艷、印象深刻。除此之外,安妮新聞仍有許多主題課程值得讓教師再仔細思考能夠如何運用在課程中。

美感教育始於生活,希望自己能夠帶領孩子們細細品味生活中的物件,提升孩子們的美感素養,讓每位孩子都能夠從生活中發現美,並拓展孩子們對美的體驗,進而將美感品味落實在生活當中。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