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生活用具常隨著器物的用途、屬性、價值等而選用了不同的各式材質,各種質料產生不同的觸感與質感,形成了獨特的氣韻與品味的美感。因此,我想希望藉由「杯子」盛水的過程,讓學生感受質感、美感、姿態、使用之間相互搭配的關係,以「質感」為議題,學生藉由觀察探索認識質感、分析、操作與應用等材質搭配的練習,能累積對物體質感的敏銳度,知道材質與質感的關係,能理解質感的獨特性與真實生活環境的需求關係。所謂質感之美感,不單只是單純的視覺感受與撫觸的感覺,必需結合生活機能和環境需求,選擇適合的材料質感,可以更增器物姿態與韻味的美感,創造不同的美感價值與生活品味。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透過質感構面的美感教育學習,發現質料素材、觀察質感、探索各種素料的質感、體驗不同質感,不論由手撫摸的「觸感」,或是視覺觀賞素材產生心理的「質感」,學生慢慢地對質感的美感產生「有感」。在素材探索、操作與實驗中,學生嘗試質感的搭配、思辨質感的美感經驗所產生的美好姿態。藉此,讓學生在往後的生活事物之美感考量中,也能將質感納入重要的表現構面,應用質感之美,豐富及美化生活。期望學生透過美感教育學習,人人皆可成為美感的自造者。

教師課後省思

國中學生因應升學終日忙於考試及功課中,對「美」常常是無感且無視,在課室中也常見到學生以鐵製便當盒盛裝珍珠奶茶裝或是以小碗公沖泡咖啡等。因此,期望藉由質感構面切入美感學習,由生活物件質感品味的抉擇與搭配,讓學生對生活美學有感有知。

經由本課程實施完成後,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遭遇的困難,觀察與反思如下:

  1. 美感教育由啟發學生「重視」開始:在本課程中不像以往的課程,學習的學習成果不是「交作業」而已,而是期望在美感教育學習歷程中,學生能夠藉由學習將美的感知內化為美感素養,改善平時的生活習慣與態度,並將其應用於生活中美適人生。因此,必需讓學生理解美感對現代生活是一件重要且必需的事,因為重要所以重視在此課程中所有的學習任務對學生而言是十分生活化的,從杯具物件切入「質感構面」的學習,讓學生開始能意識到「材質」、「紋路」與「觸感」產生之「質感」所營造的品味感。學生也能開始體認到經由質感的「選擇」,享受另樣的生活品味。
  2. 教材與學習歷程遭遇的問題與限制:本次課程所設計的杯具物件、底襯物、飲品等教材大多由教師從計畫經費中所購買,雖然提供了很多不同「質感」的素材,但原先設想請也請學生自己帶一些家中的杯具到校,然而學生實際帶來學校的杯具大多為一般保溫杯或塑膠隨行瓶,無法緊密的連結課程,最終課程中大多使用由教師提供的素材進行質感搭配,顯然少了學生真實生活物件的融入這個區塊。此外,本次雖然準備了許多材質的杯具,例如:瓷、陶、不鏽鋼、木質、塑膠炫光等材料,但部分學生對於瓷、陶、木質等材質並不喜歡,認為陶瓷易碎,而木杯是老人專用品。多數學生在杯具物件、底襯物、飲品搭配上喜歡同質性的搭配,例如:綠茶+木杯+原木墊;或是草莓奶茶+粉紅瓷杯+襯底布。有些學生喜歡新奇的選擇,使用了塑膠炫光杯展現通俗、驚奇且華麗的質感表現。因此可見,國中生雖然有美感認知,但美感表現仍受其年齡及生活習慣、主觀偏好等因素而影響,而且有些學生在審美判斷時所能使用的詞彙較為短淺直白,例如:學生在美感判斷木質杯裝著奶茶底襯厚棉布時,評論:「很好看,但感覺便宜」,較無發散性地思考美感與情感的連結,這些都是老師需檢討,再予學生進一步指導,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美感素養。

再則,在這6堂課中有些班級的課程受到校務活動(例如:段考、戶外教學等)的影響,原本預計六週時距結束的課程,實施週距延長至7-8週結束(每週1節),所幸學生對於此次的課程感到興趣不覺課程耗時宄長。

  1. 融合其他單元課程的延伸學習:本實驗課程施行於七~八年級學生,學生原本對質感之美的基本體認大多來自於視覺及觸覺,但繼本課程之後翰林版七下、康軒版八上之藝術與人文中課本教材中都有涉及攝影課程,其中介紹構圖、焦聚、光源、景深,也可再將本實驗課程內容再加深加廣,讓學生藉由攝影鏡頭焦聚、環境光源、景深長短,更能觀察與發現質感美之所在。
  2. 建議學校與家庭教育的銜接:本課程中教師提供了美適的杯具、底襯物件、飲料,學生在課堂上也能適切地做出合宜的質感搭配。然而在檢視及訪談學生是否有將質感搭配應用於生活中時,學生反應家中父母選購生活用品時大多著重於實用及便宜價格,現實導向勝於生活美學。也有很多學生反應回家後,家中最使用的杯具是免洗杯(紙杯),飲品大都買瓶裝或杯飲,家中很少準備美感或質感較佳的杯具。因此,學生們也習慣「方便好用」即可的生活方式。鑑此,往後在推行美感教育時,建議教育主管單位亦可將社區及家庭納入推廣美感學習的對象,才能真正達到「美力國民」、「美化家園」、「美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