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有感於老舊校園由各處室分別規劃、佈置,分別重整後每區的色彩混亂,甚至為求豐富而越貼越滿 ,顏色越來越多的雜亂色彩堆疊方式,而設計這個色彩的減法課程。
由引導的方式讓色彩有靈魂,如超人和蝙蝠俠的電影,選出三個代表色,自己再多配一色;聖誕節紅配綠延伸出去的兩組配色〈一組四色〉;三種身份〈新手媽媽、小孩已經上高中的媽
媽、祖母級的媽媽〉的母親節配色 等等作色彩有感練習。用賽璐璐片做校園觀察,並用白板筆畫出校園一處的簡化構圖〈直線、弧形等簡約造形,色塊面有大有小〉,並選出該處原本有用到的色票〈有多雜就選多少〉,回教室後,用一樣的構圖,但將這些色彩做刪減或微調,統一成四色以內且調出顏色。各組調出適合的校園角落配色後,做校園色彩巡禮,用調好的色卡〈有原先色彩配置的簡約構圖〉,比對原先的校園做前後比較,並適度改善色彩過多的校園角落,使校園的角落能呈現色彩的簡約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經由色彩及熟悉的故事、人物的發想,可以讓學生對較不常見的色彩有感,經由配色練習,也讓學生對低彩度顏色有了更多的認識,學會欣賞色彩配置的美。各個場域有不同的色彩需求,也讓學生分析各種空間的色彩可能性,包括學校。很有歷史的校景,總是改建又改建,各處室分別規劃,爭奇鬥艷讓校園好不熱鬧,但滿滿的色彩中,看似熱鬧、用力宣導,卻亂七八糟,是台灣街景的縮影。希望孩子們從已經習慣這樣的環境下,經由觀察、分析,能夠看到需要的美是可以經由減法完成的。
各組觀察、記錄校園角落的色彩後, 帶回教室診斷、微調,學習調出微調後色票中的低彩
度色彩。帶著這樣的色彩藍圖,回到校園各個角落中比對現況,校方同意能夠撕除的、粉刷的,
著手動工。也讓學生們思考除了校園外,我們能夠處理的生活色彩有哪些?能夠處理的空間色彩又有哪些?能怎麼處裡?若屏除要搭配校舍的色彩,可以全部重新設計的話,想要什麼樣色彩的校園?可以有什麼感覺?如何經過時間堆疊後還能保持既有的色彩計畫?
打開色彩的眼睛,學會觀察關心身處的環境,讓色更有感,讓美更有感。

 

教師課後省思

  1. 第一個班使用白板筆,雖然修正容易,但在蒐集及操作色彩配置時,容易將繪圖的過程抹去,第三個班直接只用奇異筆,便沒有這個問題。
  2. 六堂課若加上 實際色彩改變實在太趕,若是重新設計課程,會讓他們全部使用紙膠帶配色。因若加入調色技法,色差 及調色 會讓他們對配色有挫折。
  3. 校園能改善的色彩不多,若能提早讓孩子們拍學區周遭的角落,色彩的改變可以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