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課程以本校閒置空間在造計畫「霧峰美學教育館」的入口意象《元.馬致遠天淨沙》為題,帶領學生進入老宅新創的空間美學,以美學館空間水稻田的視覺體驗和和入口意象舊曲改編新版本的聽覺體驗中找到相對應的環境色彩色票和質感,接著讓學生整理歸納所找到的色票和質感對應表進入校園蒐集相似的色彩構成。質感的部分則以拓印的方式進行蒐集,回到教室再藉質感的翻模,讓學生藉由刮、擦、磨等方式聽聽聲音和質感的關聯。
第二階段則以霧峰在地的閒置空間改造成功案例「光復新村舊園區」為進一步觀察對象,課程目的要讓學生藉由觀察蒐集文創新村有關美感的色彩和質感要素,體會老舊事物如何運用美感手法找到新的改造契機。
第三階段則以「稻香米食饗宴」為題做整體美感經驗的分享和體驗,再以,藉由「轟米香」活動讓學生從轟米香的「聲音」連結到色彩、質感的對應,以及從米香的原味到過各種食材色彩、質感的包裹體驗連結到色彩、質感的對應。最後,請學生綜合上述色彩質感的經驗進行米香包裝設計,最後再請學生針對所設計的米香包裝運用了哪些色彩和質感使其更具美感進行心得分享。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體會到文學作品裡的視覺、聽覺感受,並理解同一件作品經過不同詞、曲的編排會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
  2. 學生能理解聽覺與色彩的關聯,並透過色彩APP進行與聽覺的對應色彩搭配。
  3. 學生能透過圖片拼接編輯軟體進行風格色彩設計卡片。
  4. 學生能利用色彩APP找到合宜的色彩進行包裝設計。

 

教師課後省思

  1. 由於課程進行沒多久就趕上五月份台中的確診潮,所有課程的進行方式必須調整為線上上課型態,當然有其利弊,對本課程來說,核心概念著重聽覺和視覺的對應關係,其所對應的視覺色彩必須先專注在「聽」這件事情上,線上上課時發現學生在線單獨「聽」反而不是一件難事,少掉了在教室上課時彼此的干擾,因此前半段上起課來覺得學生個別的反應算是不錯的。
  2. 線上繳交作業的情形可以隨時批改、退回、發還,能對學生的學習即時回饋,未能達成的學習任務靠著線上視覺的溝通也還不錯。
  3. 手機APP的學習可透過螢幕分享加速學習效應,學生對簡單軟體的操作掌握的也還不錯。
  4. 線上教學少掉實體教學的互動性,線上聽演唱沒辦法比擬現場「聽」演唱會的臨場感,美學館的落地窗所營造的水稻田美景無法和現場的音樂鋪排作比,還有捨掉蹦米香師傅所營造的現場趣味性和互動性,課程效果的確打了折扣。
  5. 最後的包裝設計原本是要對應蹦米香的現場聲響效果,學生因為缺少了現場「聽」的臨場感,僅能就其螢幕分享獲以往經驗思索提問,發現其學習所扣緊的色彩效果仍多少受其侷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