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石岡區長照 2.0 發展專題探究系列課程 | 美感教育

臺中市石岡區長照 2.0 發展專題探究系列課程

課程資訊
  • 學校:臺中市立石岡國民中學
  • 教師:王傑瑞
  • 課堂:閱讀課
Read More

課程簡介

引導學生分組合作學習,運用 Big 6 議題探究策略,探討「長照 2.0」在臺中市偏鄉的執行現況、實際行動體會長者生活、青銀共學;同時,透過《安妮新聞:人人都需要通用設計》討論長照設備的效益,融入在地特色設計花磚杯墊,贈送社區長照機構。

課程目標

  • 認知層面:
  1. 學生將了解 PISA 三層次閱讀策略並閱讀《安妮新聞:人人都需要通用設計》。
  2. 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臺灣長照 2.0 政策,並分析其對在地長照環境的影響。
  3. 學生能夠運用專題探究策略,提出具有深度的研究主題,並讀寫探究報告。
  • 情意層面:
  1. 學生能藉晨讀、班週會、家庭共讀與他人分享偏鄉長照議題,擴大閱讀影響力。
  2. 學生能夠培養對社會責任的認識,特別是對改善老人照護環境的責任感。
  3. 學生能夠積極參與相關討論,並願意在社區中推動老人照護相關活動。
  • 技能層面:
  1. 學生將具備設計老人養生料理的能力,藉由實際行動實踐對長照議題的關懷。
  2. 學生將了解論說文的寫作技巧,並能夠運用所學寫作短文、投稿校內文學獎。
  3. 學生能夠與不同背景的人士進行有效溝通,並在團隊中扮演協調者的角色。
  4. 學生能夠融入 SDGs 目標及客家文化,設計在地長照機構所使用的日常用品。

教師課後省思

  1. 自主設計全校問卷調查

  2. 超高齡偏鄉生活即學習
    臺灣人口快速老化,已於 107 年 3 月邁入高齡社會,根據 BPM 團隊於 2022 年的研究,臺中市山城行政區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東勢區為 22.3%、石岡區為 21.3%,扶養比則高達驚人的 32.7%,即每3名青壯年須扶養1名長輩。老化指數更直逼 230,是名符其實的「超高齡行政區」。隨之而來的社會與經濟問題,值得我們關注:長照需求人數增加,家庭的照顧功能卻日漸式微,導致照顧者的壓力驟升。
  3. 長照在偏鄉地區的挑戰
    從學生的專題報告可見:偏鄉地區面臨的環境、人力、技術、教育各項長照層面的困境。舉例而言:偏鄉地區幅員遼闊、交通不便、人口分散,照顧中心站點分布不均;在地人力招募及留任不易,長照專業人員薪資待遇缺乏誘因;社區團體間合作關係薄弱、服務資源單一、缺乏整合型服務與創新;極需調整長照專業人員培訓課程、增加特殊專才訓練,強化專業度。 
  4. 整合社區資源青銀共好
    大甲溪畔的「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石岡區服務中心」,將「生活即復健」的概念導入活動設計,餐食也融入客家菜系的特色。我們前往服務中心了解長照養生餐的配送流程、以及營養學知識;陪伴長者分享生活中的喜悅和煩惱,讓長者們能對新事物保持熱忱。爺奶們特別準備了熱情的歡迎儀式,讓每一位孩子又驚又喜!結束後,交通車陸續抵達,孩子們也主動攙扶長輩上車,謹慎又專注的畫面,是平常在學校看不到的啊!
     

    社工老師也向孩子們介紹日照中心的課程,除了傳統的復健活動、卡拉 OK 時間, 還與大學合作藝術拼貼創作、素描、水彩等課程,目的是讓長輩透過創作激盪腦力、延緩老化。看著長輩們精彩的作品集,不少孩子都自嘆弗如。

  5. 知老、敬老、愛老
    我們與「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合作高齡模擬體驗,讓更多孩子認識老化所造成的不便。期待孩子能對老人多一點耐心及關心,一起維護老人尊嚴──從學校到家庭,從家庭到社會,共同塑造對老人友善的環境。 
  6. 更多課程紀錄與學生回饋
    Facebook 搜尋「石中雅思迷」,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gjhasmir
王傑瑞
臺中市立石岡國民中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