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這是一堂彈性與藝術的跨領域課程,學生將以「自畫像」作為鏡子,不僅描出自己的外貌,更挖掘內心的聲音與價值觀。在活動中,學生先進行自我特質盤點與角色探索,思考「我是誰?我看起來如何?我希望成為怎樣的人?」然後運用 iPad 上的繪圖 APP,透過描繪線條、填入色彩,創作獨一無二的數位自畫似顏繪。最後,他們會進行簡短的分享與反思,說明圖像所代表的個人意涵。本課程不僅讓學生學習科技工具的應用,更引導他們進行自我認同與生涯初探,練習面對自己、了解自己是需要學習一輩子的事,也鼓勵他們欣賞同儕的多元樣貌與故事。
課程目標
- 學生能透過自畫像進行自我探索與特質覺察,表達個人特徵與價值。
- 學生能運用 iPad繪圖APP和觸控筆繪製個人電繪自畫像作品。
- 學生能以口語表達分享繪圖時覺察的自我特質,並進行自我認識的反思。
教師課後省思
- 問題與對策:
亞洲學生還是羞於表達,學生一開始對「自我剖析」感到陌生,導致表達內容較表淺,甚至會複製同學的內容。後來引導學生從「我喜歡/不喜歡什麼」、「我常被說像什麼角色」等切入點,逐步釋放表達壓力,表達也更切課程目標。 - 未來的教學規劃:
未來可結合AI引導學生職涯角色探索,延伸速顏繪為「未來角色設計圖」,畫出二十年後自己想成為的模樣,並討論實現所需的技能與態度,讓速顏繪不只是認識現在的自己,也成為夢想的起點。也能與「數位履歷創作」或「夢想工作海報」進行串連,讓孩子勇敢描繪未來,邁出自我實現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