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美感的素養中色彩的體驗是最直接的,在意自身形象上的美醜是人的本能。膚色是個人最具表徵跟特色的展現,但也是常被忽略探討的部分。藉由調製出自己的膚色,了解自己膚色的特性。感受膚色變化的美感,膚色的深淺並不是美醜的標準。深的膚色,可以因為衣服顏色的巧妙配搭,呈現出活力十足的感覺。而好的衣著顏色可以讓臉色更紅潤,氣色更好。所以衣著顏色的配搭才是呈現美好感受的重點,而不是單一膚色的呈現。
最後把膚色轉化成杯子上的色彩,配搭上杯套的顏色,成為一組合乎美好感受的配色,形成整體的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1. 感受顏色配搭的適切性。不是自己喜歡的就是適合的。
  2. 感受膚色之美,發現每個人的獨特性。
  3. 適合的配色,可以傳達出美的感受。
  4. 美感從自己出發,從膚色的議題,可以擴大美的眼界到身邊的事物。

教師課後省思

此次進行膚色特調的實驗教學計畫發現幾項有待克服的教學技法問題,還有關於學生對於色彩的選擇跟愛好有一些世代性的差別。

  1. 如何取出適合的個人膚色範本是一件值得再思考跟改進的地方。當初撰寫這個實驗計畫時原本要使用電子顯微鏡去萃取每個人的膚色範本。但覺得缺乏膚色觀察的全面性,容易失真。後來改用藉由拍攝人像的方式來萃取臉上的膚色作為個人膚色表徵的範本。執行上除了有學生因為太過羞澀,不願面對自己的大頭人像圖片這樣的尷尬狀況外。倒是沒有太多的執行困難。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還有更溫柔跟體貼的方式來萃取出每個人膚色的表徵。這還是需要日後更多精密軟體或步驟來克服的。當然這個用人像粹取膚色的方式對於學生來說是一件感官的挑戰,很多人其實不常觀察自己的臉部,對於初次看到自己諾大的人像照加上要精細觀察。對於正值青春期的學生而言有時很殘酷。無法面對。
  2. 利用膚色範本然後調出一模一樣的顏色對國二生而言相當困難。這一項操作在全班的操作達成率不到10%,大部分的人只能達到類似近似甚至落差極大的狀況。但是在不斷嘗試調色的過程中,學生反而有機會看到更多色彩的細微變化。算是失落中的收穫。
  3. 配色練習中老師引用的色彩基礎理論學生大多能夠理解與運用。但是在選色上。被媒體潮流的影響也很大。學習單中就常常出現有「文青色」這樣潮流的用語。當然在選色上學生也是偏好彩度較低的選色,淺色調、濁色調跟灰色調的選用率相對也偏高。
  4. 原本教案的設計中只談到配色的呈現,也就是膚色杯加上一個彩色杯套的選搭設計。但在教學中發現。單純只是顏色的抽象聯想感受對於國二生的感受上略顯薄弱。為了讓配色的感受上更容易被引起興趣。所以讓學生在杯套上加上一個小標籤圖案以作為跟顏色相配的感受聯想。能夠搭出跟自己膚色更搭的配色。
  5. 學生第一次體驗在這麼多色彩中選色配搭。真的是視覺上的大挑戰。有人直覺主觀很強,有人就難以抉擇。
  6. 學習單最後有讓學生去反思自己配出來的效果如何。大部分人自我滿意度很高。大約有5%的人覺得想像搭配的跟實際做出來有落差。
  7. 學生在眼鏡實驗配色的過程中很明顯發現有些顏色會讓自己膚色顯白。有些配色放在臉上會太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