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旨在帶領學生探索臺灣多元的聲音,從自然環境到人文社會,透過「聆聽」這一感官深入了解聲音如何反映地域文化、生活習慣與生態環境。學生將學習如何辨識各種不同的聲音,並進行記錄與分析,培養他們的觀察力與專注力。
課程目標
- 認識生活中真實情境的聲音,培養敏銳的聽覺和注意力。
- 提升學生對周遭環境的敏銳度,並透過聲音進一步理解臺灣的多樣性與豐富文化,增進他們對在地文化的認同感。
- 透過聽覺引發對生活的覺察,體會創意活動的趣味。
教師課後省思
在這堂「探索臺灣聲音地圖計畫」課程中,我觀察到學生對聲音探索充滿興趣,然而,課程進行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戰。首先,學生對聲音的辨識和分析能力參差不齊,一些學生無法快速分辨不同聲音的來源和類型,導致討論過程稍顯混亂。
實地錄音時,能夠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參與度。由於課程設計需要學生離開教室進行戶外活動,天氣或環境噪音可能會影響學習效果,特別是在嘈雜的環境中,學生可能難以專心聆聽並進行錄音。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計劃在後續教學中增加更多前置的聆聽訓練,並使用預先錄製的聲音素材進行示範,幫助學生在正式探索前建立更好的聲音辨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