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學校長期推動品格教育,但面對賀爾蒙變化極大的國中生,聆聽、溝通與同理需要一再地提醒與學習課程的設計以閱讀搭配品格教育為主,藉由閱讀、討論、分享、反思等學習過程,學生學習「同理式聆聽」、「欣賞式聆聽」,以及「積極地聆聽」等概念。
學習「聆聽」 的多元性。「好好聆聽」要用的不只是耳朵,不分年齡,學生與家長一起翻閱,細細地、專注地感受自己和這個世界。學生更能同理別人,更愛自己與他人。
課程目標
- 學生閱讀,進一步理解聆聽的重要性。
- 學生能對對文章產生共鳴,思考自身對溝通的觀察與體會。
- 學生能將透過溝通分享,提升對自己的同理心。
- 學生能建立對更高的聆聽、溝通與同理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很認真地閱讀此份報紙,並認真思考「聆聽」的重要性,反思自己與家人的溝通,並願意進行調整,同理家人;在學校,亦更用心在溝通、聆聽及同理同學,這是一份很適合班級經營的報紙。
- 同學寫完讀報心得,畫上插畫,給予畫龍點睛;但老師本身並非美術專業,只能教學生「聆聽、溝通」之美,插畫的部分無法給予太多指導,甚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