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德協國小是一所市郊的小型學校,長年推行閱讀計畫,全體親師生每周自晨間開始沉浸閱讀。本學期再一次申請《安妮新聞》於閱讀及藝文課程中實施,以補充學生報章及美感教育方面的知能,擴充教學的廣度。
五年級這班的閱讀與藝文課剛好都由我任課,所以就能嘗試跨域課程,將《安妮新聞》加入閱讀及藝文課程中。
本課程透過跨領域的整合,藉由新聞的閱讀,發現自然藝術型態的美與趣味,將自然和傳統融合,除了讓學生了解花磚的歷史、文化意涵及設計原理,也提升美學鑑賞能力,激發創作的潛能和變化,靈活了空間的設計與應用。
學生透過紙本書的閱讀、充分的思考及創作,並能分享自己設計的方法和鋪排過程,如此不僅提升美感素養,更能培養「帶著走」的能力。
課程目標
- 透過拼圖遊戲,發現花磚多元的圖紋樣式、構成形式與色彩配置。
- 藉由新聞的閱讀,發現自然藝術型態的美與趣味。
- 以自然藝術型態為主題,並運用對稱、反覆之構成形式設計花磚紋樣。
- 能應用花磚美化生活空間,並培養在地文化認同感。
教師課後省思
透過花磚的賞析和拼一拼遊戲,學生對花磚的多樣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除了關注花磚的花紋,並能思考紋樣變化的設計巧思。這不僅是美感的學習,更提升了文化素養。
透過線對稱、四方連續的探索,加深了學生對稱概念的理解。將數學概念如線對稱與四方連續應用於設計,讓學生明白藝術與數學之間的緊密聯繫。
因此學生對花磚的認識,不僅是視覺欣賞,更透過海克爾作品進行花磚紋樣設計,對於花磚的設計發展不一樣的想法,並學會欣賞藝術中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