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帶著學生藉由步行方式以框景去找出校園(生活)環境中的美感角落、讓他們在路程上自己選取認為最美的視覺經驗攝影,這可以是他們生活的片段、剪影或是沒發現過的美,讓他們去探索環境的質感與色彩,以及兩個元素實際運用環境當中產生的美感與背後的意義。分組討論框景在裁切時何以為美為裁切思考的重點,這個美感經驗在色彩與質感上的呈現是怎樣搭配的,進而將所有學生收集的美感角落進行展示(多媒體或網路),並加入黃金傳奇尋寶遊戲,藉由分組競爭,希望學生累積視覺的多樣性經驗。

  接著藉由選擇代表自己未來期望的剪影象徵「夢鳥」,以及紙雕底紙的選擇,轉化為色彩與質感上的思考,讓學生運用所選的紙材與簍空的夢鳥紙雕,與教師引導進行構成安排與設計停格動畫,以手機軟體完成一件的對自己未來期許的「飛翔的夢鳥」,在色彩搭配與質感的選擇必須和個人期望與感覺相呼應,並能夠說明與發表,集合成美感蒙太奇。接著帶領學生從平面轉入立體,讓視覺與觸覺產生連結,以裸設計的元素美感概念,帶學生探索寶特瓶被去除原先質感後的美感變化,從水泥容器到水泥基座的燈台中,試著去創作出質感之間的對話,也在每人的生活空間裡點亮一個美感的角落。

美感預期成果

1. 從生活中進行質感、色彩與構成的觀察,並收集3個框景下的美感角落,完成美感自我觀察的經驗。

2. 進行美感角落的色彩、質感分析與討論,形成自己的色彩質感概念。

3. 學生選取一隻鳥的連續飛行動作(3-4張A4),完成紙雕簍空。

4. 以學生選取的美感角落為景,以手機軟體完成一件停格動畫作品「飛翔的夢鳥」。

5. 學生作品集合成美感蒙太奇,並於學校網頁上展示。

6. 學生進行水泥質感探索,學習質感的轉換並進行創作,更進一步讓美感作品更貼近生活。

教師課後省思

原本的課程因為過於緊湊,很多操作部分得依靠翻轉教室方式完成製作,發現學生更能在課後進行學習與合作,反而發現這是讓學生進行持續性學習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