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智能閱讀──安妮新聞讀報創作 | 美感教育

美感智能閱讀──安妮新聞讀報創作

課程資訊
  • 學校:新北市三重區三光國民小學
  • 教師:王博日
  • 課堂:雙語視覺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透過閱讀安妮新聞,世界這麼大,原來美可以這麼不一樣!學習美的各種不同呈現。接受真實的自己。結合婦幼保護海報設計,每一小組至少完成一件作品設計並上台分享設計理念以及閱讀安妮新聞,世界這麼大,原來美可以這麼不一樣!心得收穫。

課程目標

  1. 提升美感能力
    透過閱讀與創作,讓學生理解美的多樣性,接受真實的自我。
  2. 增進多元文化理解
    藉由討論與設計婦幼保護海報,促進對多元文化的認識與尊重。
  3. 培養創意思維
    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揮創意,設計出具體的作品並分享設計理念。
  4. 強化語言與表達能力
    在課堂中進行閱讀與分享,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與溝通技巧。
  5. 促進性別平等教育
    融入性別平等的議題,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反思性別角色與社會責任。
  6. 建立團隊合作精神
    透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團隊意識。

教師課後省思

 1.課堂參與度

  • 觀察結果:
    • 大部分學生在小組討論和創作實作中表現積極,能有效參與討論。
    • 部分學生在分享環節中較為緊張,表達不夠流暢。
  • 反思與對策:
    • 在未來的課程中,可以引入更多的暖身活動,幫助學生放鬆心情,提升自信心。
    • 提供分享範例,讓學生了解如何結構化他們的發言。

2. 課程內容理解

  • 觀察結果:
    • 學生對於美的多樣性有初步的理解,但對於性別平等的議題認識不足。
    • 在小組討論中,部分學生未能充分連結所學內容與實際生活。
  • 反思與對策:
    • 加強課程中性別平等的相關內容,提供更多案例與資料,讓學生能更深入理解。
    • 引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鼓勵學生分享自身經歷,促進與課程內容的連結。

3. 創作活動的成效

  • 觀察結果:
    • 學生在海報設計中展現出創意,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創作。
    • 部分小組的作品缺乏清晰的主題與表達。
  • 反思與對策:
    • 在未來的課程中,提供更明確的設計指引與評量標準,幫助學生聚焦於主題。
    • 在設計過程中增設中途檢討環節,讓學生能隨時調整方向。

4. 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 觀察結果:
    • 結合閱讀、討論與實作的教學方式受到學生的喜愛,能有效提升學習興趣。
    • 部分學生在小組中表現出領導能力,但也有學生較為被動。
  • 反思與對策:
    • 在小組活動中,可以指定角色,如記錄者、發言者等,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
    • 鼓勵學生在小組內輪流擔任不同角色,促進全面參與。

5. 未來的教學規劃

  • 課程延伸:
    • 計畫在未來的課程中,增加與社會議題相關的討論,讓學生能將美感教育與社會責任結合。
    • 考慮引入跨學科的學習活動,例如與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結合,探討美的科學與文化背景。
  • 評量方式:重新設計評量方式,除了作品的呈現外,加入學生的反思與自評,鼓勵他們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王博日
新北市三重區三光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