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智能閱讀──安妮新聞讀報 | 美感教育

美感智能閱讀──安妮新聞讀報

課程資訊
  • 學校:桃園市桃園區幸福國中
  • 教師:徐雅蘋
  • 課堂:社會領域 地理科
Read More

課程簡介

這堂課的目的是提升學生對環保議題的認識與關注,並鼓勵他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課程開始時,學生將觀看兩段台客劇場的影片《便利人生》與《環保人生》,這些影片將引發學生對現代生活方式與環保之間關聯的思考。接著,老師會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的行為,例如使用環保杯購買咖啡、選擇環保外賣等,讓學生感受到即便是小小的改變,也能對地球帶來正面影響。

隨後,學生將閱讀報紙並根據內容回答兩個問題:首先,討論自己是否願意改變日常行為來實踐環保;其次,是否願意為了減輕地球負擔而減少某些食物的消費。這樣的討論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反思,還能讓他們更清楚自己在環保方面可以做出的具體改變。整堂課希望能激勵學生從自己做起,為環保出一份力。

第二節課,學生將依學習單內容整理報紙資訊,深化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他們需要選出最喜歡的一篇文章,並透過六何法(事實、感受、解釋、決策)進行分析與討論。最後,學生將以選定的文章為靈感,創作一幅圖畫,展現他們的創意與對文章的理解。

本課程透過結合閱讀、討論與創作,幫助學生在多元活動中提升閱讀能力,並加深對環境保護資源再利用的意願。

課程目標

  1. 提升環保意識:透過觀看影片與討論,讓學生了解現代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並激發他們對環保議題的關注與反思。
  2. 激勵行動改變:鼓勵學生分享並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實踐的環保行為,並引導他們認識到即使是小小的改變,也能對地球產生正面影響。
  3. 反思消費習慣:透過報紙閱讀與問題討論,幫助學生深入思考自己的食物消費行為,並理解減少某些食物消費對環境負擔的減輕作用。

教師課後省思

在這次的課程中,學生們透過影片與討論,對環保議題有了更深的認識與反思。他們能夠思考自己能實踐的環保行為,並分享對報紙文章的理解,這讓我感受到學生對環保的關注逐漸提升。然而,在進行六何法分析時,部分學生對於如何應用此方法分析文章內容感到困惑,可能是對於這個分析框架的理解不夠深入。因此,在未來的課程中,我計劃加入更多實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六何法的應用。

此外,學生在創作繪畫時,部分同學在表達想法時有些不自信,對於如何具體呈現文章內容也有些困難。未來我會提供更多的繪畫指導,並強調表達想法的重要性,讓學生可以更自如地呈現自己的理解。

在未來的教學中,我會加強對環保行為的具體案例討論,並鼓勵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期望能夠在課堂外也促使學生積極實踐環保。希望透過這樣的教學安排,能持續提高學生的環保素養,並激發他們的創意思維。

徐雅蘋
桃園市立幸福國中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