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教案透過 發現、探索應用 階段,使學生能認識結構與造型美感。發現透過教 師引導讓學生 了解何謂結構,並請收集生活中相關的人工物、自然進行 結構 比較 與分享,了解反覆 /有秩序的結構、空間與關係 …等,接著以小組討論及問題引導 的方式,設計出結構簡單物件完成後必須能乘載教師給予測驗重量。探索階段小組 討論個人生活環境 中所觀察到的橋墩特點,以草圖發想 的方式進行橋墩結構改造,進入實作過程時,各組可因結構的需求自行運用材料對補強應階段則際將作品 進行測試,是否能順利承重以創造系列、生活運用的方向加以討論,做為延伸活動。

美感預期成果

原教案成效分析

一、學生經由第一堂課的紙張承重測驗,大多數都能夠對紙的材質有所了解,並對結構有基礎的 認知,但提到舉例的部分時,學生卻無法當下直接舉出家中或是生活周遭所見的結構案例。此部分教師可以先以簡報引導,拋出問題後讓學生能回家收集資料,將此部分課程挪到下一周的課堂中再請學生作舉例分享。
二、學生在繪製草圖時會面臨沒有想法的焦躁,或是不知如何將腦中想法繪製成草圖。此部分教 師應進行小組個別指導,引導小組收尋資料的方向或是在繪圖上給予技術上的協助。
三、整體教案成效佳。

預期成果 :
一、學生能認識生活中結構的概念,從觀察者能成為設計者。
二、學生能運用結構相關的知識解決問題。
三、學生能將平常所見的經驗轉化,綜合所學的結構概念於生活中。

 

教師課後省思

本學期美感教育實施特別感謝學校行政端的支援,讓課程能夠順利地推廣,美感課程讓學生透過課程的引導,在生活上開始留意所發現、探索、體驗、嘗試各項的感覺經驗,而 6 堂課的美感課程進度十分緊湊,師生必須作好溝通並訂好作品進度,才能如期完成課程, 本學期的課程實施所遇到的問題如下 :

1. 由於初審的建議,使我改變某些課程內容的設計與參考教案,確實有些慌亂,但此改變我認為讓課程變得更加切合重點。對策:再次仔細思考學生於生活中對於結構的認知並以更貼近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做設計。

2. 學生在繪製設計圖時較難理解一般 500cc 手搖杯重量。對策:此部分教師可以提供裝滿水的手搖杯以及空杯讓學生進行測量與重量感受。

3. 學生創作提袋設計時,難以跳脫既有的提袋設計結構。對策:教師在實作之前,可以先分享實作案例,並鼓勵學生能在設計圖上多一些嘗試,別害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