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1.認識蟠龍方壺:透過奇物真貌-拼圖k異獸現身-觀察l古物之謎-尋寶神獸之力-解答,四個活動,認識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古物蟠龍方壺之外型、細節、特徵、器物功用。(詳如附件:古人想要的超能力講義)
2.認識方壺神獸:透過神獸傳說神獸之謎,兩個連連看認識蟠龍方壺上的神獸,瞭解其代表的意涵與古人的渴望。並想像古物與神獸之超能力,作為古文物與自身的連結。
3.認識台灣妖怪與神獸:欣賞:瀏覽、欣賞安妮新聞之台灣妖怪的魔幻世界、台島神獸誌之奇幻生物k 自然元素之運用:閱讀後,個別欣賞、搶答 鶯歌妖鳥之煙霧尾、鹿王之樹枝角、麒麟颶之火尾、金鯪鯉之山背。探索其自然元素造形與氣候現象、歷史傳說間的關聯。
4.創作龍山神獸:透過龍山之心-品格特質符號化k龍山神獸-以教師製作之動物剪影卡、透明動物肢體卡、安妮新聞之台灣妖怪與神獸,三種圖像素材作為參考資料,創作象徵龍山國小好品格之龍山神獸。
課程目標
- 認識、觀察古物造型細節、實際功能。
- 神獸作為符號的象徵意涵,與古人渴望之間的關聯。
- 將品格特質化為動物肢體、自然元素等符號,創作龍山神獸
- 將品格特質、神獸造型,想像延伸出神獸之超能力。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非常喜歡本期安妮新聞(夏季特刊),對於內容會主動閱讀,並且想要動手玩迷宮、幫龍塗色。可以考慮下次將部分內容影印出來,讓學生直接畫在上面,或剪貼後做其他延伸創作。
- 迷宮與妖怪、神獸、摺紙都是學生喜歡的元素。之後課程可以考慮以回收瓦愣紙箱剪裁、做成立體迷宮,以樹脂土捏成立體神獸置於迷宮之中,做成立體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