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 設計動機及目的:
就國中國文課程所閱讀文章範圍,同學會學習到《山海經》的〈夸父逐日〉一文,配合推動《安妮新聞》夏日特刊神話、怪物圖文內容的閱讀,教師以《圖解山海經》進一步引導同學探索中國動物、植物、人形、物形等屬性神鬼怪物的由來,從文字訊息推論其功能及外貌。教師結合《安妮新聞》提供的素材,進行「神怪圖說」的課程教學設計,以圖表述,培養學生的色感、美感及跨域想像能力。 - 課程活動設計:
1.教學時間:社團課。
2.教學材料:《安妮新聞》、教師自製學習單。
3.融入的學習重點:融入圖文互轉、筆記策略的學習,從文字構想到圖像、色彩的選用,進行個人詮釋。
課程目標
- 課程符合的學習核心素養
藝-J-A2 嘗試設計思考,探索意識實踐解決問題的途徑。
藝-J-B1 應用藝術符號,以表達觀點與風格。
藝-J-B2 思辨科技資訊、媒體與藝術的關係,進行創作與鑑賞。
藝-J-B3 善用多元感官,探索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展現美感意識。
閱 J5 活用文本,認識並運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使用之文本。
科 J13 展現實作活動中的創新思考能力 - 課程對應的學習表現
視1-IV-1 能使用構成要素和形式原理,表達情感與想法。
視2-IV-1 能體驗藝術作品,並接受多元觀點。
視3-IV-3 能應用設計思考及藝術知能,因應生活情境尋求解決方案。
國5-IV-4 應用閱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整合跨領域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5-IV-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教師課後省思
「神怪圖說」課程運用一週一堂的閱讀社團課程時間進行,因為結合《安妮新聞》夏日特刊、西北國際《圖說山海經》一書閱讀,已建立圖繪、表格範例,能協助學生迅速理解學習任務,進入學習。
這個課程設計是有趣的,且能結合閱讀各項策略的學習及運用,同時可用於國文課程及閱讀的延伸學習,學習時間可再增加,再進一步於第三節課引導學生進行文學性的書寫或是神怪文創圖卡的宣傳或相關活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