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小卡 | 美感教育

祈福小卡

課程資訊
  • 學校:高雄市立福山國民中學
  • 教師:鄭蔚汶
  • 課堂:視覺
Read More

課程簡介

透過安妮新聞第6期『細菌與病毒』主題,作為課程設計的主軸。將細菌與病毒主題藉由學生在陸續停課的兩年疫情中,透過描述生活中的變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改變(線上課程 , 網路使用等)以電視廣告的形式喚醒學生的印象。這屆學生剛好遇到疫情嚴峻的停課上線上課中,所接觸的3C資源比其他孩子來得快速,因此在接收訊息的速度也較短促快速。

要如何符合這屆七年級吸收過多短影音與Reels2的世代,讓學生引起興趣,同時也跨領域的結合自然生物課中的細菌生物等內容,因此在去年的課程中有稍作修改。我們曾走過的路,我們曾經有過的停課生活,與疫情帶來所改變的生活形態等,都影響並延續到現在 ; 我們怎麼面對與病毒共處的時代,並且好好能更堅強的在病毒變種下也學習保護自己,照顧自己等。其中,『培養皿藝術』介紹中,認識細菌與微生物之美課程,透過藝術家介紹,顛覆了學生對於細菌本身的刻板印象。

最後實作則是以『寄語心瓶』主題作為課程設計,將這一學期所學的色彩單元,利用水彩的方式呈現,並適時融入雙語設計,為在國小轉升為國中階段的自己,給予自己一個祈福與新年新希望的作品。

課程目標

  1. 學生初次接觸安妮新聞報紙,因此先行介紹第1-5期的報紙內容大綱,並講解報紙與平常的不同與編排。
  2. 學生在國小中高年級當中,體會到生活因為疫情所帶來的改變,也很有感。因此選用第六期當作主題課程 ; 同時也搭配到國中一年級的自然學科中的細菌課程,使學生引起共鳴。
  3. 學生能在細菌介紹影片中,認識生活中許多熟悉的病毒與細菌種類 ; 同時搭配記憶牌卡桌遊讓學生更能對於細菌病毒印象深刻。
  4. 透過疫情期間的電視廣告與網路熟悉用語,讓學生回到曾經經歷過的生活改變 ;也能讓學生了解與病毒共處時代。其中在作品的文字敘述中,我設計了厭世標語與正向標語,用雙語的概念帶入作品中。
  5. 以色彩帶入實作課程:利用零失敗的色鉛筆搭配水彩筆渲染,學生皆能學得色彩搭配的技法,同時也將感性的期許字語呈現為主題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1. 學生對於一般傳統報紙有刻板的既定印象,因此在介紹1-5期安妮新聞報紙時,打破原本該有的傳統格式與編排和主題,帶給學生新的視覺閱讀體驗。
  2. 學生對於主題性的報紙產生好奇,但因為班級數過多,容易造成翻閱上破損的情形發生 ; 也發生一口氣發下太多份而不會收整報紙的現象。
  3. 不能避免報紙文字上較小,學生閱讀理解慢的話,較難吸收 ; 會搭配講解式的介紹課程來加以說明。加上這屆孩子接收短影音的時間較早,無法有耐心的看報紙,也容易因為沒有興趣而直接放棄翻閱報紙。(能夠專心閱讀的時間平均每人不到10分鐘,這是幾乎每個班看到的觀察,有別於去年的現象,今年特別多)
  4. 在實作課程前,先以記憶牌卡方式作為課程設計動機的遊戲引導,讓學生在認識細菌與病毒當中,也能以互動的方式學習。
  5. 實作課程:搭配這一學期大主題『色彩』的應用,將課程轉化為色彩與感性的結合,利用水性色鉛筆渲染的效果,以水暈開後,再設計成色彩結合雙語標語的祈福小卡。
鄭蔚汶
高雄市立福山國民中學 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