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以「聲音」為主題,帶領學生體驗聲音世界的多樣與美好,並啟發對聲音的感知與創作力。課程設計分五階段:
(1)安靜閱讀與感知啟發閱讀《聆聽專刊》中〈她用耳朵捕捉萬物俱存的聲響——生態音樂人吳金黛〉一文,深入了解聲音與環境的互動,感受聲音對自然與生活的影響。
(2)日常聲音討論
透過分享與討論,觀察日常生活中的聲音,思考這些聲音如何塑造我們的情感與記憶,並發掘聲音背後的故事。
(3)閱讀繪本《看見聲音》
藉由繪本探索聲音與視覺的交融,啟發學生對聲音的新理解。
(4)聲音詩創作
結合圖像與文字,創作屬於自己的聲音詩。引導學生發揮創造力與想像力,記錄聲音帶來的感動與聯想。
(5)作品發表與分享
展示創作成果,進一步深化對聲音的認識與表達能力。
課程融合感知、藝術與創作,期待學生能在聲音的世界中體驗靈感與美感!
課程目標
- 發覺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 創作圖文聲音詩——看見聲音。
- 體驗聲音的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 跳脫課本框架後,學生的想像力令人無比驚豔。
- 與其他老師協同教學,課程內容可以更豐富活潑。
- 因學校近海,計畫下學期帶學生實際聆聽並錄下海洋聲音,創作五感海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