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孩子們透過一起共讀安妮新聞,首先透過聆聽特刊的封面視覺,帶領學生去思考、觀察畫面中的小女孩,是「聽」到了什麼?還有什麼樣的聲音?再透過「來玩擬聲,一起用聲音說故事」的專欄中,所介紹的「擬聲」,以及故事表演時加入口說音效,因此結合國語文領域教學,指導孩子們改編故事、朗讀文本,透過偶戲的戲劇演出,來完成一齣屬於自己的偶戲表演。
課程目標
- 透過改編童話故事,引導孩子們進行討論與發想,思考演出中會產生的聲音類型。
- 讓孩子們在偶戲的演出中,勇於發聲、表現自己。
- 演出過程中學習聆聽與尊重他人的想法,共同體驗「演戲」這件事。
教師課後省思
孩子們對於安妮新聞中提到關於來玩擬聲,以及首次偶戲製作登場,顯得很有興趣。原本羞澀不太敢大聲說話的孩子,在演出過程中,透過不斷的與同儕的練習,一直在突破自我;在演出過程中,道具及音效的製作與配合,也在在考驗彼此的默契與耐性。為了能夠有個完美的演出,孩子們在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學會了專心聆聽,以及要尊重他人的想法,最後也讓這次的演出,大大的成功,最後還加碼一齣防震宣導的番外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