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紀念多寶格 / 我的夢想空間 | 美感教育

畢業紀念多寶格 / 我的夢想空間

課程資訊
  • 學校: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民小學
  • 教師:劉又華
  • 課堂:生活智慧(抽離式分組課)
Read More

課程簡介

運用安妮新聞第5期線上著色、認識各式經典設計,以AR呈現屬於個人色彩的房間,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以跨時空及無限變化的想像力,感受自己在臨近小學畢業的此刻,重新回味這六年的美好記憶與經驗,精挑細選出自己最為珍藏且珍視的紀念物,運用生活中隨手可收集的盒子(喜餅盒、鞋盒、紙盒…),設計並重新組合為自己記憶中珍貴的多寶格寶盒,或是自己理想中的房間,打造自己心目中的夢想寶盒,無論是具體聚斂為一個盒子,或是擴大為未來理想空間的實踐。不但能從中觀察每位學生個人價值觀及個人成長的軌跡,也是呈現每位學生畢業紀念美好回憶,期許他們邁向下一個學習階段,帶著大家的祝福與期許,朝向夢想中的目標繼續前進。

課程目標

  1. 學生能表達出內心珍視的夢想立體空間(多寶格/房間設計)。
  2. 學生通過實體及線上著色黑白圖畫,表達自己對空間及色彩設計之概念,提升整體設計之美感和創造力。
  3. 學生能理解在有限空間設計立體空間多寶格之概念,並依照展示物大小,學習設計規劃內部分格架構,以及符合個人美感之主題風格及特色。
  4. 學生能提升整體設計和時間管理的能力,賞析自己及其他同學作品,並學會有效地表達分享自己的設計理念及想法。

教師課後省思

國小六年級的學生,除了身心發展與基礎能力,能完整呈現其創意想法,並以各種整合方式表達其想法,同時間處在小學及前青春期階段,面臨生理上及心理上的變化,以及對升上國中的期待與擔憂,可以發現學生透過實體及線上著色,以及多寶格設計/設計房間等呈現個人獨特的美感哲學和表達自己獨具一格的創意設計。

觀察到學生處在前青春期的階段,常怯於在同儕面前表達其真實心情與想法,透過實體及線上著色,能看到學生內心顯露的狀態:經由筆觸、選擇色彩、線上著色嘗試各種排列組合的方式,觀察到學生當下的心理狀態,可能是放鬆的、想多方嘗試的、頗有防備心的、或因壓力而感到沮喪的……,透過實體及線上體驗及創作,學生能重新檢視自我成長的軌跡,也不時透過對美的感受與認知,試著去包容不同的觀點與美感,似乎也從中學會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因此踏出課堂時,大部分的學生是歡欣雀躍的,也減緩許多面臨成長時的不安和抗拒,儘管學生常笑稱我們好像在上藝術課(美勞課),但透過跨領域(語文、藝術、綜合、情意、與創造力等)課程的規劃,學生能在其中學習化理念為實體,有效表達個人觀點與設計的能力。教學中通過這些觀察和反思,學生的學習成效不僅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還能夠在互相賞析交流之中,有效提升學生的美感和創造力,激發他們對立體空間的感受力和對美的理解和欣賞能力,更是畢業前彙整個人作品精華,且凝聚同學間的情感交流,成為童年記憶的美好片段。

如同該期封面設計概念所提及:「想像力是無數想法與體驗的串連,藉由無限變化的排列組合創造了世界上所有豐富的體驗及經驗。」希望透過美感課程的安排與體驗,讓學生能充分展現自己對於美的獨特美感,創造屬於他們世代的設計與美好經驗,進而重新認識自己,願意探索、發現、打造更多美好經驗的感受與體驗。

劉又華
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小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