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課程一:防災基本知識
– 簡介不同的自然災害(如地震、颱風、洪水等)。
– 小組討論:每組選擇一種災害,研究其影響並分享。
– 影片播放:觀看防災相關影片,強調避難和應對措施。
課程二:應急避難演練
– 解釋避難路線和避難所位置。
– 模擬演練:進行地震或火災避難演練,讓學生實際體驗。
– 提供學生避難包的內容介紹,如飲用水、食物、急救包等,並討論使用方法。
課程目標
課程一:防災基本知識
目標:讓學生了解各種自然災害及其特徵。
課程二:應急避難演練
目標:訓練學生在災害發生時的避難行動。
教師課後省思
#遇到的問題
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學生對於模擬演練或急救技巧的實作不夠熟練,有時出現害怕或緊張的情況。
#對策
1.增加互動元素:在課堂講解中加入更多互動環節,如提問、討論及角色扮演,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2.提供示範與練習機會:在急救技巧方面,先由教師示範,然後分組讓學生反覆練習,加強信心和技術。
#未來的教學規劃
1.增加實地體驗:計畫安排一次實地訪問當地的防災中心或避難所,讓學生實際瞭解防災設施。
2.家庭參與:鼓勵學生將學到的防災知識帶回家,與家人一起討論,甚至設計一個家庭的防災計畫,增強防災意識。
透過這些觀察與反思,我們可以更有效地設計出符合學生需求的防災生存課程,提升學生的防災素養與實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