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介紹《安妮新聞》冬季特刊中《冬季出沒的妖精們》報導,這些來自不同文化的傳說角色,為世界增添趣味與故事性,激發學生的想像與探索。說明「怪獸」並無固定定義,東方的年獸、西方的獨角獸皆是文化詮釋與想像的結晶。
這是一趟從創意走入心靈的旅程,透過「怪獸」這個充滿想像力的媒介,引導學生展開自我探索與彼此連結的冒險。課程以集體創作、價值思辨與情感表達為核心,引導學生經歷「誕生與獨白」、「困惑與連結」、「轉化與起點」,最終「成為我自己」。
活動中,學生透過怪獸接龍、自由書寫與人生問答,探索內心渴望與價值,思考「我不想成為怎樣的人」,勇於展現自我。課程強調陪伴與支持,並在最後完成的「怪獸圖鑑」中,讓學生從自我探索,走到群體共鳴。
課程目標
- 透過創作與人連結,能投射想說的話。
- 看見人皆有困境,願意互相給予協助。
- 發現新的觀點,強化新起點與踏實感。
- 相信存在就是意義,能真誠分享自己。
教師課後省思
- 「怪獸接龍」創作活動,因本校的班級人數較多,才設計為8人共同完成,稍嫌過多,老師們可視情況調整。
- 人生問答會從「不懂」、「不要」、「不想」等否定句切入,是因為發現只要學生願意將心中的負向語言表達出來,就有契機引導或轉化,過程中,有少數學生會稍顯激動(ex:批評學校或老師),請勿忽略或直接回答問題,可先適時回應(ex:謝謝你讓老師知道這些),積極營造每個人都能安心表述的接納氛圍。
- Google表單的提問與回應過程,學生會一直問「會看到是誰問的嗎?」、「會知道是誰回答的嗎?」強調只有老師會知道誰寫的,其他人都不會看見,讓學生安心參與。
- 課後需花較多時間彙整學生作業,對相關軟體(ex:Google表單、圖片編輯)需有一定的熟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