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舟,海洋之道 | 美感教育

生命之舟,海洋之道

課程資訊
  • 學校:桃園市桃園區大業國民小學
  • 教師:賴芳玉
  • 課堂:社會領域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達悟族的飛魚文化與拼板舟製作為主題,透過教育部美感智能報紙《安妮新聞》的節慶特刊及相關影片,帶領學生認識達悟族尊重自然、永續利用的文化價值觀。

課程開始以閱讀《飛魚來了!雅美/達悟族人圖鑑》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分享最喜歡的部分,培養觀察與表達能力。接著,學生觀看拼板舟製作過程和飛魚文化的影片,深入了解達悟族對自然的敬畏與智慧捕撈的永續理念,並舉例說明相關實踐方式。隨後播放現代漁業過度捕撈的新聞,讓學生反思當今漁業對生態的影響,並以維恩圖比較達悟族與現代漁業的異同,促進批判性思考與整合能力。最後,學生進行拼板舟著色活動,以藝術表達對達悟文化的理解與敬意。本課程透過Peardeck互動簡報進行,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與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們關注永續發展議題。

課程目標

  • 認識達悟族的飛魚文化與拼板舟製作,理解其文化內涵與自然哲學。
  • 培養學生觀察與表達能力,能分享閱讀或影片中的印象深刻內容。
  • 說明達悟族捕魚方式中體現的永續利用理念,舉出具體實例。
  • 反思現代漁業過度捕撈對生態的影響,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看法。
  • 運用維恩圖分析達悟族與現代漁業的差異與相同點,提升比較與整理能力。
  • 藉由拼板舟著色活動,透過創作表達對文化的尊重與理解。
  • 培養學生關注永續發展議題,激發對自然環境的珍惜與行動意識。

教師課後省思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1. 非導師身份限制了讀報活動的時間規劃
    節慶特刊豐富有趣,學生非常喜歡,可礙於自己社會老師身分,加上高年級社會課程份量很重,所以無法充分利用報刊,規劃更多豐富有趣的課程,只能挑選有觸及課程內容的部分進行教學。此外,因為有進度的壓力,也只能利用期末考結束後進行教學。未來希望能跟導師有共識,與導師或圖推教師協同合作,結合綜合活動或閱讀課規劃更精彩多樣的活動。
  2. 學生熱愛圖畫表達,耽擱課程進度
    雖已明確設定作答時間,但很多學生選擇以繪圖取代文字的作答方式表達想法,還畫到欲罷不能,延宕了一些課程時間。未來需增加時間分配的彈性,確保每個活動環節都有足夠時間完成,或是減少圖畫答題部分,改設定單純的文字表述,也需請學生將重點放在傳遞想法與概念,而非追求細緻畫工。
  3. Peardeck的即時性限制了課後延續活動
    利用Peardeck的回饋功能,課堂中即時呈現學生的作品,並進行簡單的欣賞與互動,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提升課堂參與,但礙於教學時間,課堂結束後,學生無法繼續完成尚未完成的活動,導致部分學生作品無法充分呈現。未來規劃活動時,可利用其他共作平台,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或許在時間的運用上會更有效率。

 

未來的教學規劃

針對上述問題與對策,未來的教學規劃可分為以下幾個面向,以提升教學效果,減少限制與困難:

  1. 融入永續性主題,深化學習意涵
    結合達悟族文化的永續理念,設計更多關於自然保育與文化傳承的課程單元。例如,延伸討論過度捕撈或現代工業對環境的影響,讓學生從文化學習中關注社會與自然議題。
    結合學校的永續發展或生活教育主題,進行跨學科教學,增強學生對課程的整體感知與意義。
  2. 與其他教師協同合作,擴展教學資源與時間
    與導師、圖書教師或綜合活動老師合作,將讀報活動與其他課程結合,規劃跨領域的教學活動。例如,將《安妮新聞》的閱讀與圖畫活動安排於閱讀課或綜合課進行,減少單一課堂的進度壓力。
  3. 彈性調整活動比例與時間規劃
    將課堂活動劃分為必做和選做兩部分:
    必做部分聚焦於重點問題(如文字表述或簡圖快速完成)。
    選做部分(如精細繪畫)可作為延伸活動,讓進度快的學生有更多發揮空間,進度慢的學生則專注於核心內容。
    提前設定明確時間段,並加強時間管理,例如利用定時提醒學生進行下一步,避免某一活動佔用過多時間。
  4. 優化Peardeck的應用與共作工具
    結合Peardeck的即時互動功能,聚焦於簡單的文字回答與繪圖草稿,引導學生專注於概念的傳遞,減少過多細節表現的時間浪費。
    探索其他共作平台,使用如Padlet、Jamboard或Google文件等工具,支持學生在課後繼續補充或完成未完成的作品。例如,將未完成的繪畫作品拍照上傳,並補充文字說明,形成完整成果。
    若需小組合作,可設計組內分工,部分學生負責繪圖,部分學生負責文字說明,提升活動效率。
  5. 設計多元成果展示與激勵機制
    課程結尾設置5分鐘展示時間,即使是未完成的作品也可展示其構思,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與自信心。
    成果展示牆:將學生作品收集並在教室或班網上進行展示,增加學習的延續性與影響力。
賴芳玉
桃園市桃園區大業國民小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