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聲音的甦醒 | 美感教育

環境聲音的甦醒

課程資訊
  • 學校:花蓮縣立吉安國民中學
  • 教師:蔡易伶
  • 課堂:視覺藝術
Read More

課程簡介

前導活動:發下安妮新聞聆聽特刊報紙,進行傾聽(尊重與同理)與聆聽(有意識地聽)課程,先帶著學生了解什麼是安妮新聞(A New Newspaper in Education)。學習報紙的編排結構與主題大綱、版面構成要素、色彩計畫與整體美感安排等等。

熱身活動:帶領學生練習傾聽,坐下來閉上眼睛放空沉靜,打開耳朵專注地感受自己和這個環境的聲音。並參考《聽見聲音的地景—100種聆聽與聲音創造的練習》內容,讓學生學會靜心傾聽,並且在練習過程中鼓勵學生討論與分享。

主題活動:學生有了上述兩項學習之後,帶領學生前往校園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走去或坐或躺,學著關注到自己的腳步聲,仔細聆聽周遭的聲音,並且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與認識聲音地景(Soundcape)。

課程目標

  1. 學生能透過聆聽環境藝術活動,展現對人文與環境議題的關懷及省思。
  2. 激發學生跨出教室框架,走讀多元文化,觀察日常美感。
  3.  促進專注環境聆聽的能力,學習安靜聆聽,提升聽覺感官的思索能力與情緒表達。

教師課後省思

安妮新聞聆聽特刊內容豐富,每一個主題都能延伸結合許多的教學模式,在設計教案、教學流程與設計學習單上,此次結合安妮新聞聆聽特刊中的「用創作引導人們聆聽世界的聲音藝術家們」的主題,讓學生認識聲景藝術。

學生在第一次閱讀安妮新聞時,對於文字的閱讀部分學生感到排斥,但安妮新聞中的視覺插畫吸引不擅長閱讀的學生不再抗拒讀報。課程進行時先以跨頁台灣地景聲音為插畫的引導成效非常好,掃QRCode聽取來自台灣各地的聲音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開始活絡表達各種想法。

不論是專注聆聽的暖身遊戲或者是走出教室到校園各處尋找不同的聲音,藉由聽覺感官學習專心聆聽,摒除習慣以視覺為主感知及傳達訊息,思考平時並不太會注意周遭的聲音,學生皆能投入課程。此次聲音的探索之旅,加入聆聽的啟發結合美術與表演藝術能擦出許多不同的火花,但是如果能把課程時數增加,再加深加廣讓學生學習更多不同面向是今後可以修正的方向。

蔡易伶
花蓮縣立新城國民中學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