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同學先以身體感官來察覺物體、物質的感覺,加強身體對日常中各物質的感受力及觀察力。課堂中,以分組的方式分配蒐集日常中的材質類別,例如:金、木、塑、火、土等屬性的材質。並製作成物質版。透過材質拓印,同學感受拓印後的質感轉變。

學生透過身體觸覺的材質感受以及材質拓印的質感轉變歷程中,對於”質感”有基礎的體察與感受之後,老師引導同學練習質感搭配。例如:一顆大理石搭配草地皮、塑膠地皮、木板地皮、混泥土、柏油、紅磚….等,所產生的視覺感受差異。

承前三週的質感經驗,請同學依據自己的性格特質,選擇相對的屬性材質(金、木、塑、火、土),並蒐集適合的材質,做為質感杯的基底材。

從第三週材質拓印的紋路中,所呈現各式各樣的紋路質感紙材中,為自己的質感杯搭配適合的紋理杯墊。最後,同學分享自己的質感杯,並依質感杯裝盛適合的飲品,向全班分享介紹。

美感預期成果

期待同學透過日常素材的收集過程,能觀察到更多材質的紋理,以及感受更多元質感。除此之外,也期待同學能細心體會在材質的搭配上的視覺呈現。

教師課後省思

質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材質感受,但是,卻也是經常被忽略的,一般人會經常面臨挑選顏色、或搭配顏色,相對較少經驗去選擇質感、搭配質感、甚至是欣賞質感了!希望孩子日後能再多一些心思去關心「質感」這個構面。 除了透過身體的接觸所感受到的質感,我希望孩子能延伸到抽象的材質感受,即使是已經透過印刷或轉印後的紋理,能然可以感受紋理的質感。

另外,遠距教學的關係,雖然少了面對面討論的及時感、臨場感,但是反而可以更細心觀察居家的物品材質,也更關注自己的實作體驗,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

在課程即將進入第三堂階段時,疫情爆發,突發性的全國停課不停學,所有的操作課都必須改為線上課,為了不讓孩子因為美術材料而苦惱,所有的材料全部採以居家物品,原本的預估的材料費因此成為餘款,覺得十分可惜。便將同學的作品擇優後,經過班級票選,獲選者可以由美感經費印刷成紙膠帶,成為文青品。

希望藉此,能鼓勵同學「用心,作品也能文青」、「以美感經營生活,生活回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