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不同時代的美感特質,皆有其存在的時空背景。就像幾何形在羅馬時期、文藝復興時期與新古典主義時期,都有不同的用法。課程六節中,1節教授美感的六大要素。第2節解析羅馬建築中幾何元素的運用。第3節衍伸至桃園生活圈裏的幾何風格建築,以圓拱為例,飽滿的弧度與不飽滿的,檢現不同建築物上的用法。第4至6節,以羅馬水橋的結構、構成與構造為例,點出從實用目的出發時,在古代美感呈現的特徵為何。
第六節,將水道橋加以連結。重現羅馬水道橋行進的景像。
水道送水,一直是居家環境與生活品質之生命維持與衛生水準之首要。它的造型,其實是很羅馬的。

美感預期成果

  1. 從羅馬建築的例子了解美感、幾何學與風格的關係。
  2. 測繪、製圖,將美感的認知用製圖的方式驗收學習成效。
  3. 辦理成果發表一次。

 

教師課後省思

  1. 時間的調整與材料的調整是邊走邊修正。講授部份降低,操作部份提高。
  2. 設定的計畫,與學生的回鐀之間,也是邊走邊修正。發展各結構模型製作sop。提高效率。
  3. 課程架構之外的學習是學生在分組時彼此互相的激發、組與組之間的競賽。分組的設計也是一種結構的概念,不同能力的分工。模型施工時的人力分工,也是建築施工的人力分工。材料掌握,也是成本掌控的模擬。都該列入輔學習的評量項目。
  4. 因應實況,以上調整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