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康軒五下國語第七課〈真相?真相!〉為起點,結合媒體素養教學,培養學生辨識假訊息的能力。課前安排學生先行完成心智圖,並透過影片與閱讀了解媒體識讀的基本觀念。課堂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歸納課文中「找出不疑處—對不疑處懷疑—查驗與證實」的思考歷程,並觀看兩則假訊息影片,訓練學生提出可疑點。
接著,教師介紹「六合法」(Who、Where、When、How、Why、What)作為判讀工具,並帶領學生認識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查證平台。學生分組閱讀真實的假訊息案例,並利用六合法分析與查證,完成「我會分辨假訊息」學習單。
第二節課由各組進行分享與回饋,彼此交流對假訊息的發現與查證過程,最後由教師帶領統整各組案例,引導學生歸納假訊息的常見動機,如操控輿論、賺取流量、詐騙行銷等。課程最後請學生撰寫反思日記,思考媒體識讀對生活的重要性,深化學習成果。
課程目標
- 學生能透過「六合法」工具分析資訊的可信度與可疑之處。
- 學生能理解假訊息的來源與動機,並建立正確的媒體識讀態度。
教師課後省思
在教學中,學生能從真實案例出發,逐步學會懷疑、查證與表達觀點,展現出良好的思辨與合作能力。透過「六合法」與事實查核平台的實作操作,學生不僅理解假訊息的判斷方法,也培養對資訊的敏感度。未來可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提問能力,讓他們在面對更多元資訊時,能更有信心做出判斷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