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首先著重於美感結構的體驗活動,第一堂課先以各種厚、薄紙張利用折、疊、切割等方式,形成一個可以承載冰塊的容器,讓學生體驗承載物體必須注意到的結構問題與條件。例如:承載物體之後會不會因為重量而有倒榻的現象呢?容器會因此變形嗎?第二堂課利用結構相關案例,讓學生了解結構的組成方式有哪些,案例中是利用何種方式使結構有了抗地心引力和抗變形力。

第三、四堂課讓學生運用第二堂所學習到的結構方式與概念,進行雞蛋承載容器的實作,針對所製作出的容器必須要考量如何使結構體堅固、穩定、能承重並且挑戰最大承載容量,以此實作方式讓學生體驗美感結構的形式。第五堂課針對各組結構實作作品進行討論,並選出最好看的作品,並且引導學生說出具有美感的地方?以此連結美感構成與結構的學習經驗。並經由問題討論讓學生思考如何選擇適當的材料和結構方式進行結構練習?第六堂課則讓學生進行各組的結構作品成果發表,學生可從彼此展現的作品中分享與體驗結構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了解構造和結構的關聯並能了解影響結構力量的因素。

 

教師課後省思

一開始在結構的引導課程中,引用建築案列,除了建築師的建築作品認識之外,其實還可以舉其中一個建築特別出來解析其結構體,了解其連結與力量程載,學生才不會接受到很多很廣的知識而沒有較深的理解與認識。

在彈珠載重的體驗活動中,可以將執行活動的規則再做更清楚的指定或限制,如載重的器物製作時不可使用黏著劑(如:膠帶、雙面膠、膠水等。)因為黏著劑的使用,可能流於材質的拼貼而無法體驗到因重力而帶來的變形與結構是否穩固。

彈珠重量雖然輕,但是它具滾動的不確定特性卻引起學生高度的興趣,因此在第二階段課程任務中我們決定繼續以彈珠為主軸,以延續第一階段的kit操作發展更進一步的結構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