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聯合國「2030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SDGs 目標3 是「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國中生正處於課業、同儕、感情、外觀等生理及心理多方面的成長挑戰,形成壓力及負面情緒。透過綠色植栽導入學校課堂日常之中,減輕國中生壓力,增加讀書效率,進而提升自信心,勇於接受對未來的挑戰。本課程分上下學期完成:上學期先以「構造」與「結構」為主題,運用「設計思考」的步驟,進行「綠色療愈力-植感盆栽掛架設計提案」;下學期以「構成」為主題,發想「植感一隅展示設計提案」,為校園教室陽台角落增添美的新發現。

美感預期成果

  • 美感觀察(從生活、物件或環境中觀察的對象,請列舉一至三點)
  1. 空間與植栽的關係(校園、街道……)
  2. 展示空間提案「能自我療癒」、「能承重」、「符合美感」

  • 美感技術(課程中學生學習的美術設計工具或技法,請列舉一至三點)
  1. 設計規劃造景

  • 美感概念(課程中引導學生認識的藝術、美學或設計概念,,請列舉一至三點)
  1. 美的形式原則-平衡
  2. 空間規劃

  • 其他美感目標(融入重大議題或配合校本、跨域、學校活動等,可依需要列舉

教師課後省思

(一)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1.增能研習

感謝桃園學思達藝術社群及新竹學思達視覺藝術社群給予機會,讓我可以利用假日進行學思達講義製作之重訓增能學習。本次課程的學習單部分,可以進化到學思達講義設計雛形。

其中,「綠色療愈力-植感盆栽掛架設計提案」之第二堂中途島信天翁引導影片之提問,有引用台南市鹽行國中沙寶鳳老師的講義內容;最後一堂,自我評量之最佳改造獎,有參考台中市神圳國中王筱瑜老師的講義。自評部分,則參考台北市誠正國中洪堇珮老師的講義。在此感謝學思達基金會、新北市中和國中孫菊君老師、新竹東興國中杜心如老師、桃園市龍山國小林富君老師、桃園市大有國中余采樺老師、桃園市光明國小廖建茗老師的引導陪伴。

2.更新課程部分內容

第一學期「綠色療愈力-植感盆栽掛架設計提案」原本參考教案之媒材使用紙類,在搜尋資料及研究得過程當中,發現紙類並不適合在裝水容器也不環保。因此,課程內容整個重新思考規劃成新引導探索SDGs議題引起共鳴,再引導環保4R之回收再利用的方向,進而提出「植感盆栽掛架設計提案」。

3.回收再生之難度

回收塑膠瓶部分,本次課程花很多測試的時間,尤其是上色部分。為了讓作品更有美感,最後決定用噴漆及蝶谷巴特方式進行最後修飾與美化。經由此課程,讓我們體會到回收再生之難度,要在生產成有用、有美感的再生產品,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

4.議題共鳴之不易

本課程將SDGs14、SDGs3融入課程中,暑假期間進行課程前,個人花非常多時間搜尋資料。人、事、物的共鳴,需有共同生活經驗及價值觀。然而,學生的生活經驗值有限,引導SDGs議題時,需要挖非常深才能連結到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而讓學生有感。本次課程引用志祺七七及中途島信天翁影片,個人認為可以引起共鳴得部分還不夠深。之後,陸續參加新北夢N研習之SDGs研習後,發現有更生活化更有趣地影片可以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對SDGs議題更有感。 

(二)未來的教學規劃

本課程分上下學期完成,上學期課程之作品成為下學期課程素材之一。期盼學生除了瞭解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也能將所學應用於校園或生活中成為轉換心情的美感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