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透過仔細觀察人物的動作,以及人形紙偶的製作與模擬,讓學生能更完整的描繪人物的細微動作。在閱讀安妮新聞第14期後,回想生活周遭的人物制服,並試著說出其服裝搭配可能原因。最後回到學生自己的制服搭配,加入想像力,為自己及老師重新設計制服。
課程目標
- 利用人偶的分解動作,讓學生從中發現肢體的表現方式。
- 讓學生能更仔細觀察人與人的互動,並試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其需求。
- 透過小組合作與討論,激發學生的創意,並相互激盪。
教師課後省思
三年級的兒童繪畫發展階段大約來到圖式期與黨群期,雖然有人物的概念,但還無法將人物的肢體動作和細節表現出來。在透過利用人偶的操作與肢體架構的練習後,學生對於人物的繪畫表現也相對有進步,而非僵化的單一動作。
在為自己及老師設計新制服時,部分學生可能會缺少想法,故須以異質性分組,讓學生能進行小組討論和工作分配。因學生為三年級,故在發表小組作品的階段,教師也需先舉例說明和引導。最後再經由投票,給予其他小組回饋和增強。
雖然後段課程對於三年級來說難度稍嫌太高,但是在教師多次引導後,排在後面的小組發表時也就越順暢。故建議在平時的課堂中,可以多嘗試讓學生發表想法,以及多作小組合作的互動和練習。